首页> 热点新闻>正文

“小秦宝”的全运生活

2021/9/23 15:00: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第十四届全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论在赛场上还是在全运村,都活跃着一群身着渐变色运动服的志愿者们,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小秦宝”。

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大三学生胡丰蕾和34名同学作为赛会志愿者,8月24日下午入驻全运村封闭管理,开展为期36天的志愿服务工作,随时为运动员提供咨询、引导以及答疑解惑。

“在志愿服务中心,我们设置了特色活动展示区,为运动员们展示剪纸、拓印、书法、马勺、泥塑等,让运动员在比赛之余放松身心,同时可以引导访客了解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胡丰蕾说。

每逢重大赛事,志愿服务都是赛事保障的组成部分。本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远望谷体育馆举行,共有187名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小秦宝”参与赛事保障工作。

“竞赛组织处的志愿者共有48人,前期经历过了6次大型培训,平均每人志愿服务时长192小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竞赛组织处志愿者负责人毕力格介绍,“竞赛组织处负责为运动员、随队人员、技术官员、竞赛人员提供必要服务,专业性较强。作为一名羽毛球爱好者,能为全运会这样的国家级赛事提供志愿服务是很有意义的。”

此次全运会的颁奖仪式上也有志愿者的身影。折倩是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经过多次考评选拔,她与其他27名同学一起入选礼仪志愿者团队。

“寒假的时候,同学们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发站姿打卡,彼此督促。全运会开幕前,由老师对我们进行专业训练,强度就更大了。走姿、托盘、站姿、递盘子、鞠躬等动作都要反复练,每天训练完全身都非常酸疼。”折倩说。不过,付出就有回报,经过几个月的培训,28名志愿者的站姿、步态、步速甚至每一个转身都能够做到整齐划一。“很荣幸能够近距离见证运动员们比赛时的高光时刻。我会拿出最好的状态,在全运会赛场上展现陕西高校学生最佳姿态!”折倩说。(经济日报记者 雷 婷)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考古发现
  • 八卦娱乐
  • UFO
  • 预测未来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