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话社区>正文

余丰慧:证监会应组成调查组对王府井涉嫌内幕交易事件进行彻底调查

2020/6/25 21:11:44 来源:互联网

网易研究局稿件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

作者|余丰慧(经济学家 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

股票市场创立那天起其生命力就在于公正公开公平,所有信息对每一个投资者都是对称、全面、完整、透明、公开的。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投资者在充分掌握同样信息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

余丰慧

股市里信息不对称的危害性极大。内幕交易就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特征。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员根据内幕消息买卖证券或者帮助他人,违反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同时,内幕交易使证券价格和指数的形成过程失去了时效性和客观性,它使证券价格和指数成为少数人利用内幕消息炒作的结果,而不是投资大众对公司业绩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会使证券市场丧失优化资源配置及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内幕交易行为必然会损害证券市场的秩序,因此,《证券法》明文规定禁止这种行为。包括老鼠仓等都是内幕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内幕交易的典型做法。

在市场经济完善体制下,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都是零容忍的。一个内幕交易可能使得主要责任人牢底坐穿和被永远驱逐出市场,公司被高额罚款直至破产。当然,包括对内幕交易举报者奖励违法金额10%至30%的重奖。

中国证券市场这几年打击内幕交易取得成效不小。但与整个市场发展看,与投资者要求和心理期望值看,与市场内幕交易的发生频率看,都还有很大距离。

一个现象必须引起注意,一旦对一起内幕交易心慈手软,就会助长十起百起内幕交易的发生。特别是对于被举报后其实不是内幕交易的公司也是一种不公。即每一次内幕交易不了了之,都是对投资者的极大伤害,对神圣股市的亵渎,对监管制度的轻蔑,也是对守法公司的严重不公。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关于王府井涉嫌在免税牌照事件存在内幕交易上议论纷纷,监管仍然停留在上交所问询函这个层面而止步不前。

6月9日,王府井发布公告称,公司拿下第八家免税品经营资质。等于免税品经营资质被彻底坐实了。然而,假如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内幕交易的话,那么公开披露前知道真相者已经在市值中获利不菲,而这些获利说到底还是不明真相、手无寸铁的韭菜股民买单。

在获免税品经营资质前的5月6日至6月10日期间,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王府井股价涨幅约为134.94%,市值增长超100亿元。这个暴涨实际上就是一个消息-免税品牌照泄露带来的。而不是业绩支撑的。作为零售业企业,受疫情影响,王府井一季度录得亏损。王府井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下降150.16%。

据王府井5月13日公告,今年2月11日至5月11日期间,首旅集团以自有资金累计增持了81.311万股,增持均价为12.13元/股。除了控股股东之外,获得股权激励的128名激励对象也是王府井本轮股价上涨的受益者。

5月18日,王府井对公司董事长、总裁、副总裁和董事会秘书,以及管理骨干78人,其它核心人员42人,授予771.5万股的股权激励,行权价格是12.74元/股。行权期限分成三个时间区间,分别是授予后2年、3年、4年内。按照6月11日收盘价算,几乎是4折买股。

面对内幕交易质疑或者说举报,控股股东、管理层、投行等都出来矢口否认。监管部门也仅仅停留在上交所问询函步骤上。

一边质疑举报,另一边涉事方矢口否认,上交所问询函至今无果。怎么办?更高一级的监管部门不能等闲视之,而应该尽快登场。证监会应该组成调查组对王府井涉嫌免税品牌照内幕交易事件进行彻底调查。要么还王府井相关者一个清白,洗雪其冤屈;要么给市场和投资者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严惩内幕交易违法者。

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必须组织力量进行彻查才能还清白或查处“坏人”。

中国证券市场在打击内幕交易、IPO黑金贿赂、虚假信息披露、企业肆无忌惮造假、热衷于捕风捉影搞话题炒概念糊弄噱头等方面的力度,提升空间非常之大。这与监管部门职责过多,监管缺位越位不到位有关系,更与给监管部门压太多任务和责任关系很大。

监管机构,顾名思义就是监管证券市场一切违规违法行为,打击一切破坏证券市场真实、透明、公平、公开、公正的机理,目的在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把一个公平、透明、阳光、没有欺诈欺骗的股市奉献给投资者。这是监管部门的第一要务。把救市、IPO审批等赋予监管部门,必然导致监管主业受到影响。理顺监管部门职责,回归主业,已经刻不容缓了。

目前,组织力量打击市场中恶意炒作概念,故弄玄虚弄个噱头和话题诱骗投资者,提前布局后开始泄露内幕消息推高股价,从中获取暴利的现象必须重拳出击。

就传统百货业来说,受疫情影响短时期内扭转业绩下滑难度较大,特别是来自在线网络零售冲击愈演愈烈,整体前景不容乐观,投资者还是要密切关注投资风险,这种状况不会被行业领域外任何附加的东西所改变。零售百货快速上线,疫情加剧了这个趋势。

本文为网易研究局独家稿件,不构成投资决策。

网易研究局(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驾微信公号 看这里看不到的内容

【精彩推荐】点击进入网易研究局·中国版>>

【精彩推荐】点击进入网易研究局·国际版>>

网易研究局

  • 余丰慧:证监会应对王府井涉内幕交易彻底调查
  • 田轩:黄光裕背后,是民营企业家的"原罪"困境
  • 王雍君:增值税具有抵触创新的倾向
  • 黄光裕被曝出狱,能否让国美卷土重来?
  • 田轩:未来两年或更久 经济将长期伴随疫情影响

过去120年全球表现最佳的澳洲市场 也扛不住了

为什么买不到口罩?科普:口罩是“高科技”产品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社会图库
  • 幽默搞笑
  • UFO
  • 离奇事件
  • 热点新闻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