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儿子很多,达到惊人的二十五个,在古代帝王中,能与之相比的不多。这么多儿子中,他最喜欢的是曹冲,没有之一。为什么最喜欢曹冲,这里有其聪慧超人的因素,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曹操认定了曹冲具备守成之主的素质。只可惜,曹冲于公元208年去世,享年仅十三岁。
公元208年,对于曹操而言,可谓流年不利。这一年,他输掉了自认为可以轻易取胜的赤壁之战,基本丧失了统一的机会。曹冲也死于这年。等于曹操遭遇了家国不幸。
曹冲早夭,其原因在于生病,至于是什么病,史书上并没有说,各种猜测却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曹丕下了黑手,这种说法有的影视剧也采用了。到底是不是曹丕谋害了曹冲?从动机上看,曹丕有作案的最大嫌疑。从手法上看,当时曹丕已经成年,他有足够的心智来实施谋害。从心性上看,曹丕颇善于施暗算。我认为曹丕虽然可以做,也可能做,也有做的嫌疑,但是他不敢这么做,试做分析。
首先,当时曹操并没有跨出取代汉朝的步骤,确立继承人并不是特别急迫的事情,如果曹丕提前布局,甚至用谋害亲弟的方式来实施,这种急不可耐只会遭致曹操的痛恨,会早早被舍弃。曹丕绝对不会去做这种事情,风险太大了。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署,为丞相副。建安十六年为公元211年,也就是在曹冲死后三年时间,曹丕才初步被曹操确定为继承人。但是很明显,史书上记载的世子的说法很不严谨,当时曹丕应该没有被立为世子,而且当时曹操还没有跨出封公封王的步伐,根本不能立世子。如果曹丕真的被立为世子了,后来就不存在争储的问题,而是如何保住储位了。在没有明确为继承人之前,曹丕凭借自己嫡长子的身份,他只会守住自己的基本盘,不会轻易去做谋害曹冲,清除潜在政敌的事情。不是曹丕不想做,而是曹操太厉害了,逼迫曹丕不敢乱来。
其次,曹丕怕被政敌攻击。要谋害曹冲,肯定有蛛丝马迹,一旦被曹丕的政敌抓住把柄,对曹丕而言是毁灭性的。毕竟曹操不止他一个儿子,有的是选择。曹操尤其看重亲情,他虽然执法如山,但是在亲情面前常常网开一面,表现出慈父的一面,这一点从曹植屡次犯事,曹操并没有实质性惩罚他可以看出来。曹丕如果犯一些小错,也许曹操不会计较,但是如果曹丕胆敢谋害亲弟来保自己的地位,这一旦被曹操发觉,必然会痛下杀手,绝不容情。这一点,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曹操,甚至乎影视剧中居然说曹操知道是曹丕捣的鬼,却只能叹息。这绝不是曹操的做法,曹操的做法是,如果曹丕暗害了曹冲,马上出局,马上处死,曹操容不得任何骨肉相残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曹植及其手下也在盯着曹丕,这么重要的线索,他们绝不会放过,这可一击而中,让曹丕万劫不复。
曹丕非常了解他的父亲曹操,智谋多端且又多疑,要在他眼皮底下做大恶之事,给曹丕一百个胆他也不敢。何况当时还没有到争储的时候,曹丕不会傻到自露马脚的地步。
插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