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话社区>正文

清流|平安好医生清洗阿里系 马明哲“三网融合”尚能饭否?

2020/5/21 9:49:43 来源:互联网

出品|网易清流工作室

作者|陈方  主编|赵妍

爆料邮箱:

stoolpigeon@service.netease.com

有风的时候,其实也可能并不是猪飞上天,而是赛道被刮到了天上。

5月19日晚,平安好医生终于扭扭捏捏地公告,称董事会主席王涛由于“履行管理职责未达到董事会预期”,被免去公司内所有职务。

而实际上早在5月15日一早,王涛就在朋友圈里发布消息称,自己不再担任平安好医生的董事长和CEO,“希望多花些时间陪伴家人”。

据悉,与王涛一起离开平安好医生的,还有创始团队的另外四人:首席运营官白雪、首席技术官王齐、首席产品官吴宗逊、人事行政部总经理秦戬。白雪、王齐、吴宗逊都是王涛在阿里时的旧部。

2019年8月,平安好医生开辟家庭医生业务时,王涛曾在现场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穿黑色T恤的是投奔平安好医生的阿里团队,穿白大褂的则是第一批加入平安好医生的专职医生。平安好医生由他们起步,成为中国互联网医疗第一股,拥有千亿市值。


平安好医生有着业界独一无二的自建团队,更像是一个纯粹的线上医疗机构。然而,围绕在平安好医生周围挥之不去的,永远是关于它盈利模式的质疑。靠着平安集团的关联交易,平安好医生大部分服务于保险内部客户。

随着“业绩不佳遭解职”的猜测落实,平安好医生也将走到十字路口。这不是换掉一个王涛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可能是整体的方向性错误。

曾想颠覆医疗

7年前的一天,中国最有钱的三个姓马的人坐到了一起。

2013年11月,马云、马化腾和马明哲,两个互联网大佬,一个金融巨头,准备合伙开个保险公司。他们当时踏足的创新领域叫做“互联网金融”。

几年之后,跳广场舞的老太太都知道P2P。可在7年前,余额宝才上线,阿里刚刚颤颤巍巍地迈出了它金融帝国的第一步;微信开通支付功能还不到3个月,想的是随着O2O的壮大收割一批用户。互联网金融绝对是个新潮玩意儿。

坐拥几万亿资产的平安集团是金融行业的头部企业。三马合作卖互联网保险,怎么看也是互联网蹭了保险的光。因为当时的舆论评价,都说是马明哲有眼光,看到了互联网的无限场景。

马明哲的眼光其实并不限于将保险扔到网上去卖。他的想法是,有了互联网保险,如果保费还能在平安的池子里花掉,这样的商业闭环该有多么完美!

据媒体报道,早在2005年前后,马明哲就有一个想法,将医网、药网和信息网“三网融合”。保险的最终目的是服务,而不仅仅是抚慰。医、药和信息,是保险能切入的最直接服务领域。马明哲收购过医院、收购过医药电商,但都玩不来。

平安为此矢志不渝。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上线不久,马明哲开始筹划他的“三网融合”之梦。互联网的事还是要交给互联网专家。一事不烦二主,2013年底,马明哲请来了时任阿里巴巴集团负责技术的资深副总裁王涛。

在平安好医生的宣传材料中,王涛被誉为“中国软件运营应用之父”,是成就马云商业帝国的男人。

马明哲当时问王涛:商业已经被互联网颠覆了,下一个能被颠覆的是什么?王涛回答:“医疗和教育。”二人一拍即合。

那年头流行“颠覆”这个词,仿佛“互联网+”之后,一切都会不一样。真正到了2020年人们才会发现,教育一旦全面“互联网+”,家长的心态先被颠覆了。

医疗也是一样。不用排队挂号,一键直达顶级医生,这曾是互联网医疗创业者们憧憬中的美丽图景。但到了真的要插管上ECMO的时候,人们才知道医院能在医疗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靠的不仅仅是几个问诊医生。

但是,在“互联网颠覆一切”的观念指导下,平安好医生很快融到了大量资金。2016年5月,A轮5亿美元;2017年12月,孙正义又给掏了4亿美元。2018年5月,平安好医生在香港上市,募资11亿美元。

作为赛道中的最大赢家,平安好医生完全有资格傲视群雄,将微医、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等一众对手踩在脚下。后发早至,这是其他互联网医疗企业都不曾达到的高度。

但很快就有人看出了其中的破绽。

不输血难以盈利

虽然披着一个互联网医疗的外壳,也有王涛引以为傲的AI辅助医疗系统,但平安好医生一直就是平安集团业务的一部分延伸。之所以能比大批竞品跑得更快,主要是因为有平安集团的业务托底。

平安好医生主要业务分为四块,包括在线诊疗、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和健康管理及互动。分别对应普通医疗服务、线下体检医美等泛医疗服务、网上药店以及线上广告。

招股说明书中,平安好医生披露了平安集团关联交易占各项业务收入的比例。2017年时,在线诊疗收入2.42亿元,其中平安集团贡献了2.35亿元;消费性医疗收入6.55亿元,平安贡献了1.97亿元;健康商城收入8.96亿元,平安贡献了4.29亿元。

在此后的年报中,平安好医生就再未披露过各项业务中关联交易的构成,只披露总的营业收入和关联交易额。

2019年年报显示,平安好医生向关联方“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得的收入总计为22.48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4.38%。

不可否认,上市后这两年平安好医生一直在加大外部客户的获取力度,尽力降低关联业务在总量中的占比。只是市场都快开拓到了天花板上,效果依然不理想。

用互联网思维来看,拉新的成本决定了业务能否走入良性循环。2019年,公司销售费用为12亿元,新注册用户5000万人。而2018年,注册用户增加了7240万人,销售费用为12.38亿元。新客户越来越难拉,月活和付费用户的提升速度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2019年底,平安好医生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3.15亿,中国网民总数也才9亿。中国三分之一的网民都用上了平安好医生,还是不能盈利,对此王涛显然没有更好的办法。

今年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打出“免费送口罩”的宣传口号,着实吸引了一大批用户。公司宣称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了10倍。但因为让用户自负高价运费,而且所送口罩中有一批劣质产品,遭到不少用户各处投诉。相信这一波操作也没加多少分。

同样,在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全员坚守岗位,开展线上义诊,配合武汉等多地卫生系统做好诊疗和心理疏导工作,收获了大量认可。湖北全省向平安好医生开放在线医保支付资格,患者问诊后在网上买药可以走医保卡,这是全国首个获得省级医保接入的互联网医疗企业。

但这些“赚吆喝”的业务并不能改变平安好医生巨亏的现状——2019年公司亏损7.34亿元,2020年可能也不乐观。

王涛在今年2月11日的发布会上说:“公司将努力在2021年实现盈亏平衡。”有知情人士透露:“本来计划说2021年实现盈利的,后来仔细考虑,还是改成了盈亏平衡。”

这等于是把盈利的预期又往后推了一年。从2013年创业开始算起,平安集团要整整投入10个年头,才能换来平安好医生的盈利。

马明哲和王涛两个人,不知道是谁先没了耐心。

业务模式之失

屋漏偏逢连夜雨。还没等到2021年,平安好医生就连受重创。

5月9日,雪扬科技CEO马剑飞在微博上爆料,称平安好医生新推出的智能监护产品涉嫌恶意抄袭自己公司的产品。

据马剑飞介绍,安顿预警手表是雪扬科技自主研发的一款可穿戴设备。2019年11月,平安好医生来人与公司接触,希望采购该产品,并希望提供技术原理。马剑飞在详细介绍后,平安好医生最终以价格太贵为理由没有购买。

但是在4月30日,马剑飞却惊奇的发现,平安好医生推出了同款产品,不仅外观相仿,APP界面也很类似,甚至连一些文字上的错误表述也照抄不误。

客观地说,凭一个技术原理文档就能全面抄袭,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但目前法院已经就侵权立案,一场纠纷是躲不过了。

其实抄袭事件之前,平安好医生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四川有一个叫好医生的制药企业,在平安好医生上市之前10天在成都提起诉讼,称平安好医生侵犯其驰名商标。结果法院判平安好医生给人家道歉,并赔偿300万。平安好医生5月12日在《中国消费者报》上正式刊文道歉。

这些纠纷虽说无伤大雅,但对于处在亏损漩涡中的平安好医生来说,仿佛雪上加霜。

业界对互联网医疗曾满怀期待,认为至少在慢病和常见病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甚至对于一些重大疾病来说,医生或AI在线读片也是可以实现的,互联网医疗能极大切分传统医疗的市场。

近期的疫情更是让业界看到希望,极端情况下门诊无法开放,只能通过网络处理一般的问诊。

但是,疫情同时也暴露出互联网医疗一个更大的问题:大部分传统门诊其实并不必需,小毛小病有的靠自愈,有的靠自我药疗,药店药师也能开具处方。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医改的深入,城市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覆盖力度也很大。线下能得到更好的体验,又能享受医保,小病在社区解决绝对不仅是宣传口号。

而且,传统医院的互联网化进度也很快,上海近期一次性就批准了13家公立医院开设互联网医院。身处卖方市场的商家自己开APP,平台还会有戏吗?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探索图库
  • 大话社区
  • 八卦娱乐
  • 网络焦点
  • 热点新闻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