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闻异事>正文

战国三大惊天动地的诡计,战国之后,再没有这样宏大军事行动

2020/2/10 10:04:43 来源:互联网

我们知道战国是军事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战国时期产生的兵书,我们现在还研究不透。后人能够学到一两成,就算军事家了。那战国有三大军事诡计,设计巧妙,往往是一发动七国。比如晋国称霸战。这是春秋时期的事情,晋文公流亡列国,回到晋国之后,已经是老人,但他是一个有理想的老同志,还想趁着最后的时机称霸。但当时,齐国、楚国、秦国都很强大,要在他们手中拿到霸主的位置实在太难。那晋文公是怎么做到的呢?一场大战!


事情起源于卫国。卫国曾经是中原大国,春秋时开始落后了,某任国君又爱鹤,被狄人灭过一次,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才复国。复国的过程中,因为比较着急,抢了小国刑国不少地盘。刑国找到了齐国,齐国主持公道,帮刑国攻打卫国。卫国为了自保,拉拢鲁国,对抗齐刑两国。最后在鲁国的帮助下,卫国灭了刑国。这一下,齐国的老大哥位置保不住了。鲁国开诸侯大会,竟然不通知齐国参加 。齐国一气之下,决定进攻鲁国。鲁国只好向楚国求救。楚国一听很高兴,他们在四年前的泓水打败了讲仁义的宋襄公。但楚国处在军事一流,国际声望三流的尴尬地位。因为不是核心圈,人家瞧不上他,一直开不成诸侯大会,现在有鲁国求帮忙。那回过头来,找鲁国牵头,自然就能开成诸侯大会了。

于是,楚国欣然出兵,但拳头一出去,打的不是齐国。而是宋国。一是宋国近,齐国远,二来,宋国在四年前被楚国打服,原本是楚国的附庸国。但不久前,楚国跟秦晋两国打了一仗,楚国败了,宋国一看世界形势有变化,又投靠了秦晋两国。所以,楚国借着帮鲁国打齐国的名声,从宋国一直打到了齐国。还率领陈国蔡国郑国许国等一起把宋国围了起来。无奈之下的宋国,只好向晋国求援。


晋文公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机会。那晋文公从哪里下手呢?他没有去解宋国的围,而是攻打了曹国。为什么打曹国呢?因为曹国也是楚国的附庸国,当然,曹国也是晋文公的对头,当年晋文公在曹国流亡,曹国的国君竟然偷看他洗澡!这是一个围魏救赵之计,但晋文公还嫌不复杂,又跑去找卫国,要卫国借路给他打曹国。原因之一,是当年晋文公在卫国流亡时,也受到了羞辱。另外,把卫国拉进大战,也是晋国的目标。


这是晋文公复国图,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为什么中国的国宝到了美国呢?我们下回再聊。卫国当然是拒绝的,于是,晋国先是朝着曹国做出进攻的姿态,走到半路,突然转向进攻卫国。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大国都牵扯进了这场大战。很快,晋文公攻下卫国、曹国,但楚国并没有动,没有上晋国的当,依然围攻宋国。这个时候,晋文公想了另一个办法:让宋国送礼向秦齐求救,请他们做东,跟楚国谈判讲和。局势僵持不下,正是因为秦齐两个大国在看热闹,出工不出力。那如果让宋国送礼,让秦齐出面讲和,那就好多了,而且只是要求讲和,春秋国家,还是很喜欢当和事佬的,因为这是体现大国地位的象征。


那万一楚国答应了,岂不让秦齐两国占了风头,晋国还是成不了霸主?所以,只能让秦齐去讲和,但又要保证楚国不答应。怎么让楚国不答应呢?晋国将卫曹两国的土地送给宋国。卫曹是楚国的附庸,他们的土地送给了宋国。楚国当然不会跟宋国讲和。这是一个很高明的计划,这个计划一出,楚国和不能和,打更不能打,就已经必败无疑。但是,楚国同意了。为什么呢?楚国的楚文王也是很厉害的,他一看晋国的这个方案,楚国就已经没有争胜的希望,所以他做出了撤军的决定。

这时候,楚国的令尹子玉表示,不行,我必须与晋国一战。子玉给晋文公提了一个条件:请你恢复卫侯的君位,再让曹国复国,我就解除对宋国的包围。这个方案也是很妙的,因为楚国的国君已经走了,只剩下子文,如果晋文公同意,他就是以国君之位跟楚国之臣签协议,这面子丢不起,但不签,又让晋国并不在乎曹卫宋三国的安危的心思暴露于天下。这是反将一军。晋国的谋略家先轸一眼就看出了,表示子玉一句话安定三国,我们没有拒绝的余地。那就失败了吗?先轸又提出一个方案:我们私下答应恢复卫曹两国,但扣住楚国的使者。

果然,楚国的使者被扣住,卫曹两国根本不知道楚国在救他们,而晋国私下悄悄答应让他们复国,让他们感激万分,纷纷表示脱离楚国。加入晋阵营。消息传出,楚国的子玉终于愤怒了。而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晋国成功把自己的敌人卫曹两国变成了盟友,把秦齐两个酱油党拉下了水,又调动了楚军。最后战胜楚国,成为春秋的霸主国。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UFO
  • 预测未来
  • 离奇事件
  • 未解之谜
  • 预测未来
  • 离奇事件
  • UFO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