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棘龙
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与兽脚亚目恐龙,体长18~22米,帆高2米,臀高约5米,目前最大个体IPHC1912-x和MSNM V 4047体重保守估计18吨,最大估计22吨,主要生存于白垩纪中期的非洲,约为14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分布区域包括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可能还有西撒哈拉、尼日尔和肯尼亚。目前棘龙属有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摩洛哥棘龙非常小巧,而埃及棘龙却非常庞大。棘龙是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叙述,最初的标本在二战期间在德国被摧毁,所以它的化石非常珍贵。
棘龙
2014年9月12日,据BBC,一副的棘龙化石在位于摩洛哥境内的撒哈拉沙漠上被挖掘出土。新化石证明了棘龙的喜水性相当之高,是半水生的食肉恐龙。
棘龙vs霸王龙谁更厉害
外貌特征
棘龙的背部有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经棘延长而成,高度可达2米,长棘之间推断生前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巨大帆状物(然而有极少数科学家却认为这些长棘是由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类似美洲野牛的脊背)。对于这帆状物的功能,功能很可能包含调节体温、储存脂肪能量、散发热量、吸引异性、威胁对手、吸引猎物等。
棘龙
棘龙的头颅骨长两米,外形类似上龙类,棘龙被认为是半水生掠食者。一项针对棘龙科牙齿的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根据最近的研究,棘龙是已知的最大的兽脚亚目恐龙。
棘龙
棘龙因为其独特的帆状物、最大的食肉恐龙的地位而著名。对于棘龙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二战期间被摧毁的较完整化石以及如今发现的一些牙齿、头骨、背帆、胳膊、爪子、脚指头。到如今为止,有一些头骨、颈椎、背帆、爪子、脚指头的化石保存在博物馆和科研机构里,尾巴和躯干的化石在二战期间已被摧毁,在2008至2013年在摩洛哥第一次发现了棘龙的后肢和骨盆残片。在2005年所发现的上颌骨,显示棘龙拥有约1.75米长的头骨。棘龙的口鼻部狭窄,布满笔直的圆椎状牙齿,牙齿缺乏锯齿边缘,类似其他的棘龙科恐龙。齿冠长度最长可达12.5厘米(1915年零碎无编号个体,疑似IPHG-1912-X),一般牙齿长度8-20厘米之间。
棘龙
棘龙的帆状物是由非常高大的神经棘所构成,这些神经棘从背部脊椎骨延伸出来。这些神经棘的长度约是脊椎骨的7到11倍长。这些神经棘的前后长度较为一致,而盘龙目的基龙与异齿龙的神经棘长度有大规模差异,形成一个半月形帆状物。跟棘龙生存于相同时代、地区的禽龙类豪勇龙,背部也有高大帆状物,而神经棘的末端较厚。
棘龙
分类
棘龙属目前有两个已命名种,分别为埃及棘龙(Spinosaurus aegyptiacus)、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
棘龙
棘龙的第一个化石是在1912年发现于埃及西部的拜哈里耶绿洲,并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Stromer)在1915年命名为模式种埃及棘龙。之后在拜哈里耶绿洲也发现了其他的化石碎片,包含脊椎与后肢,恩斯特·斯特莫在1934年将这些化石标名为"SpinosaurusB"。
棘龙
2014年一副新的幼年棘龙化石在位于摩洛哥境内的撒哈拉沙漠被挖掘出土。
棘龙
棘龙
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