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巴克龙
巴克龙(学名Bactrosaurus)意为“大夏蜥蜴”,是一属草食性恐龙,被认为是最早的鸭嘴龙超科之一。其成年个体可达5米长。巴克龙貌似禽龙,但臼齿发达,能有效地将植物磨碎消化,没有冠子,属于赖氏龙类中最古老的一种。巴克龙就像其他的鸭嘴龙超科一样,可以用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但在脊椎有不寻常的大尖刺突出。巴克龙的身长有6米长,在四足站立时有2米高,体重1,100到1,500公斤,股骨长80厘米。巴克龙的头骨短而平滑,牙齿较少并呈棱柱形交互排列成覆瓦状。旧的牙齿磨蚀后,不断有新的牙齿长出补充。前肢较短,后肢长而强壮,耻骨上特别隆起,坐骨有足状末端,骨短而扩展,脚的节趾有增厚的前缘,两足行走,生活于河湖附近,以植物为食。二连盐池曾发现过数十具从幼年到老年的巴克龙化石,是亚洲及世界著名的巴克龙化石产地。
12、圆顶龙
圆顶龙的拱形头颅骨也是其名字的由来之一。它的头颅骨短而高,是显著的呈方形,而钝的鼻端有大型洞孔。古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很多完好的标本。眼眶位于头部后方,在眼睛前有巨大的鼻孔。头颅骨的洞孔之间隔者细细的骨棒,颌部骨头厚实。它的牙齿长19厘米,形状像凿子,整齐的分布在颌部上圆顶龙每只脚都有五趾,最内侧的脚趾有利爪用作自卫。就像大部份的蜥脚下目,前肢比后肢短,但肩膀的高位置显示背部并不怎么的斜。在一些蜥脚下目中,每一节脊椎都有向上的长神经棘,但圆顶龙却没有,可见它并不能以后肢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