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看客栏目出品。
2010年春节前夕,广州火车站站前派出所发生了这样的一幕:
一位斯文小伙走进接待大厅,直言不讳要自首。民警一时恍惚,没太敢相信自己耳朵。小伙于是开始交代犯罪动机和经过:
原来是小伙冤枉了别人,还爆了粗口,觉得给他人心灵造成了巨大伤害。
荒诞不?荒诞。
然而,这不过是春运期间,这个基层派出所要应对的诸多疑难杂症之一。
纪录片《差馆》,“差馆”为粤语里派出所的意思。
2010和2011年的春节前夕,导演周浩就带着摄影机来到这里,拍摄了纪录片《差馆》。
镜头下,各色人等出没其中,编织成一幅会呼吸的人间浮世绘 ——
一个你根本想象不到的世界。
人在囧途
那是十年前,12306还没上线,广州火车站也远没有今天的现代氛围。
广场上人头攒动,大喇叭不分昼夜地提醒旅客朋友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一番拉锯后,耐不住磨的民警从兜里掏了张5块给小伙。
也有社会大哥刚出狱,没身份证住不了旅馆,希望警官给安排安排。
民警大姐很心疼大哥,但也爱莫能助,只能建议大哥在外面呆一晚上。
生活让人倍感疲乏,流浪的灵魂随处可见。
一位大叔困得眼都睁不开了,恳求民警让他在警局睡一晚。
民警表示这事公安机关实在是管不着,只能建议大爷诉诸最原始的生存法则。
捡破烂被偷、没钱吃饭、没地儿睡觉……
许多人想好好过个年,但现实却给了他们一闷棒。他们失落在火车站的各个角落,不知所措。
派出所成了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为了处理各种问题,民警们每天比居委会大妈还操心,但很多时候却是徒劳。
一位民警无奈坦言:在春运期间碰上的问题,99%都是解决不了的。
毕竟,你不是在别的火车站,而是在广州火车站。
火车站周边生态实录
如果卡夫卡要执笔写一部关于中国的荒诞现实主义小说,那建议他来趟广州火车站。
作为全中国人流量最大、成份最为鱼龙混杂的火车站,这里云集了三教九流。
有时,他们就像一个无解的难题,为民警同志制造了无尽的苦难。
冬日晴朗的一个中午,一大神背着包,提溜着黑色塑料袋,大阔步走进派出所,在角落的饮水机边迅速蹲下。
“干嘛啊?”
面对民警的疑惑,大神满不在乎地回答:
“泡面!”
接着,他从塑料袋掏出了一次性塑料碗、筷子和面饼,熟练得就像走进自家厨房。
大神和战果(救助站提供的火车票)亲切合影,他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
在大神界,薅救助站羊毛只能算入门级,有大神甚至钻研出一套进阶讹钱法,比如钻车底:
原来是大神想坐霸王车,和公交司机起了口角。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大神一个猛子钻到公交车底,讹要500块钱,还扬言要用打火机把油缸点了。
“你们广州的小偷太厉害了!”
千禧年后,经过广州警方的重拳出击,曾经有“人间修罗场”之称的广州火车站,治安有了明显改善。
然而噩梦并未根断,小偷小盗仍不时发生。
曾经就有人不知天高地厚,连东北大妈都敢偷:
他的下场自然很惨,直接被大妈一套凌厉的军体拳猛踹,警察拦都拦不住。
广州站,梦开始的地方。
然而,梦想中的canton dream和现实的落差,却不止一次地让广漂们生畏和迷茫。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广东人常说的“搵食艰难(粤语,意为“谋生很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寄生在火车站周边,靠摆卖矿泉水、小板凳讨生活的小商贩们,对此也深有体会。
他们赚着微薄的利润,每天却如同打游击战。
手腕上的血口,是他风干的绝望。
也有走投无路的父亲,带着女儿在火车站偷东西,面对民警的训斥时埋头痛哭,说自己两个孩子还小,老婆也吵着跟自己离婚,人生一片灰暗。
临近春节,看到值班表的民警们终于忍不住发牢骚:
年年都这样,能安排就是不给你安排休假。
太多无能为力的时刻,最后却只憋出一声淡淡的“草”,直指排班表。
众生皆苦,也许这片土地只是属于少数人的乐园。
但生活还是得继续。
纪录片的最后,广场上的叫卖声照常响起。
从派出所释放出来后,小贩们像往常一样,继续打游击,讨生活。
活着,有饭吃,有觉睡,有家回,就是他们想要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