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福特号”航母,大部分人的印象里还是那个巨大、先进、正在建造中的世界第一航母,却忽略了它其实已经服役两年多了。
但“福特”号距离形成完整的战斗力,仍然为时尚早,从这个意义上说,“福特”号的服役,更多是象征意义上的。
如果按照美国海军原本的认为它可以在2022年正式投用,在那个时间点服役的话,就比当初建造计划晚了整整8年,无论是美国海军还是美国政府都无法接受这一点,因为这差不多和印度的“维克兰特”号前后脚入役了。
“福特”号若陷入跟“维克兰特”号一样尴尬的境地,美军绝对不能接受。
所以“福特”号目前算是凑合着先入役,完成了试航还有舰载机起降一些基本的功能测试,剩下的就靠不断返厂来进行补完。
这艘10万吨级的巨舰最近又遇到麻烦了,它的11部弹药升降梯只有两部可以正常工作,其它9部电梯还处于趴窝的状态。
航母弹药升降梯的作用是将导弹、炸弹从弹药库里输送到甲板,然后再挂载到舰载机上,它直接决定挂弹的效率,影响战机的起飞频次,关系到航母的火力输出,可以说弹药升降梯要是没弄好,航母就成了大件的摆设。
机械师和“福特”号武器部门的海员一起检查“先进武器升降机”的安全程序。
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美国海军部长海军部长理查德斯宾塞在今年一月的时候,曾在总统特朗普面前打包票:要是在今年夏末还没解决弹药升降梯的问题,您就解雇我!
有道是话好说事难办,不说夏末,眼看寒露都过了,这11部升降梯还有9部没解决,这海军部长真的要不干了?
也许有人会问,不就是升降梯么,这种设备有啥技术含量,为什么这么久都解决不了?摩天大楼装电梯也花不了这么久啊。另外为啥一定要把弹药送到甲板上安装呢,在机库里给战斗机装好,一起送到甲板上不行么?
“福特”级航母先进武器升降机安装现场。
首先,航母的舰载机都是空机送上甲板,加油和挂载弹药全部在甲板上进行,最大的原因是保障自身的安全。
重型航母携带的燃油和弹药都相当惊人,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它能带1万吨燃油和3千吨的弹药,福特级航母不低于这个水平。
燃油舱和弹药舱都位于航母内部,由重重装甲防护,其中弹药舱位于最深处。
现代武器使用的装药都是安全炸药,没有引信很难引爆,平时引信和弹体分离的,这也是所有弹药库的基本准则。
如果弹药在甲板上出现意外被引爆,那么最多摧毁甲板上的设施,航母的多层结构可以保护内部的要害。
但是假如事先就在机库挂好弹药,如果发生意外,爆炸就有可能波及到弹药库,在航母内部发生火灾,其危害也更致命,要是引爆了弹药库,即便是10万吨级的航母,也无法承受。
“福莱斯特”号甲板上的“阻尼”火箭弹意外点火,造成巨大爆炸,在这场灾难中,共有134官兵死亡,21架飞机被毁,另外还有43架严重受损。
美军航母曾经出现过两起严重的爆炸事故,罪魁祸首都是“阻尼”火箭弹误射,导致数十架飞机彻底损毁,上百人死亡,两艘航母也受创不轻。不过爆炸都发生在航母甲板上,并未伤筋动骨。
想象一下要是在航母内部发生这样的大爆炸,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所以航母弹药的运输流程是,先从弹药库取出,然后送上升降梯,运到装配区进行装配,装上制导装置、弹翼等部件后,再送上甲板。
美海军尼米兹级航母的武器弹药升降机。
美军过去的航母弹药升降梯一般使用电动钢丝绳或者液压升降机,和民用产品类似,这种升降梯结构简单,性能也比较普通。
比如尼米兹级航母的弹药升降梯,可以用每分钟30米的速度运送4.5吨重的弹药,而“福特”级的“先进武器升降机”设计指标却提升了一大截,它能用每分钟45米的速度,提升10.8吨重的弹药!
无论是弹药提升的速度还是重量,都堪称飞跃,如此高效的原因,是它也使用了先进的电磁推进技术,这种弹药升降机采用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也就是和电磁弹射相同的技术,不但具有加速快,运载量大的特点,还不使用线缆,安全性也更高。
“福特”级航母先进武器升降机(上图)及其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下图)。
但唯一的缺点,就是这种技术太过超前,以至于它没有开发过陆基的试验型号,直接就是在舰上开发出来的。
这种并行开发手段原先被认为可以节约更多的建造时间,从建造原型机到测试再到投入实用全部在航母上进行,如果顺利的话,开发结束直接就能投入实用。
但是新技术也意味着不成熟,许多技术细节都要一点一点解决,美国海军后来又不得不建造了陆基试验场,早先准备绕过去的准备工作,现在又不得不重来一遍,真的验证了步子太大扯着蛋的名言。
而且这还只是“福特”号目前遇到的诸多难题之一,因为这艘巨舰使用的新技术高达60%,这些新技术无疑是“福特”号强大性能的支撑,同样也是隐患的根源。新的技术总是要不断完善才能成熟,完善的过程就是一次次挫折和失败。
相信在未来“福特”号还会遭遇种种困难,不过因此就嘲笑它就显得目光短浅了,这艘有史以来最大的战舰,在性能完善后,无疑也会变成最强的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