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去年,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到:控制房价是重要目标,当时,如松曾经解释说,这必定有深层次的内涵,很可能重要的产业出现了利润下滑的情形,也就是说,生产效率的提升赶不上生产要素价格的提升,这会蚕食产业的利润。当产业利润下降以后,这些产业就会迁徙到生产要素价格低的地方(全球流动),城市的竞争力下降。最终带来的效应就是城市人口下降。
近日有报道:截止2015年末,上海常驻人口总数2415.2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而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比2014年的996.42万人下降了1.5%,外来人口净流出15万人,这是上海15年来首次出现外来常住人口负增长。虽然专家有多种解释,但基本属于主观臆断,实质上是在呼应韩正的讲话,上海的产业出现了问题,因为人流必定跟随产业而流动,产业是载体,这才是根本。第二,再看深圳,去年到今年,房价同比涨幅凶猛,但是,最近也多有外来人员开始返乡的报道。
上海
从政府的意愿来说,房地产总是支柱产业,中国是通胀型经济,货币释放的速度远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多余的货币就只能推动资产价格,当今的中国,已经不存在全面推动房地产的可能性,只能是推动少数重点城市,当这些重点城市的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超过企业效率的提升以后,这些城市一样会从上升期迈入衰落期,而人口的外流就是根本标志。
我们记得,东三省的衰落就源于人口不断外流,这自然带来城市的衰落和资产价格的衰落。
东三省的衰落
实际上,这不仅反映在东三省,也反映在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的广州,在房价上远远掉队了,真实的原因是:流入广州的外来工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净流入状况,从2013年就开始减少,同比减少3万人,这应该才是广州房价从四大一线城市掉队的根本原因,不出意外的话,上海、深圳也在出现广州在2014年发生的事情。
不要忘了中国的大周期,重化工业化正在完成,经济增速正在回落,这抑制了资本投资回报率的提升,当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之后,就让中国经济失去竞争力,最终资本外流,这些资本过往主要集中在大型一线城市,最终会导致城市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