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雏军再审最新消息庭审结果 顾雏军案宣判:改判有期徒刑5年。顾雏军案件始末,顾雏军案是怎么回事?雏军案再审宣判最新消息:挪用资金罪被判5年 部分罪名撤销或减轻。
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原审被告人顾雏军等人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资金再审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判决撤销原判对顾雏军犯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定罪量刑部分和挪用资金罪的量刑部分,对顾雏军犯挪用资金罪改判有期徒刑五年;撤销原判对原审被告人张宏犯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定罪量刑部分,维持原判以挪用资金罪对张宏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的定罪量刑部分;对原审被告人姜宝军、刘义忠、张细汉、严友松、晏果茹、刘科均宣告无罪。
顾雏军个人经历介绍:
从财富榜中人,到狱中人,顾雏军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不过七年牢狱之困中,命运给予他的补偿或者恩惠是让他在出狱前四天完成了一个物理学的论文。 题目是《关于时空量子化的一个数学证明》,他说他在狱中唯一的支持就是能够沉浸在那五十多门的数学书里。
折腾了几十年后,他又回到了原点。
1981年从江苏工学院动力工程系本科毕业后,顾雏军继续在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念了研究生,然后留校在热能研究所从事科研,1988年9月他发明了改变其一生命运的格林柯尔制冷剂,转念他带着这项成果转身进入商海。
1990年在英国成立首家分销公司,1993年业务拓展至美国,他从海外掏来了第一桶金。
两年后他回到国内,在天津成立格林柯尔有限公司。
2000年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而后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 一年后收购科龙电器,2003年入主美菱电器、亚星客车……作为国内制冷业巨头,顾雏军最风光的时候旗下控制五家上市公司,打造了格林柯尔系“航空母舰”。并在2005年1月登上了第二届“胡润资本控制50强”的榜首。
顾雏军案是怎么回事呢?
顾雏军生于1959年,早年曾发明格林柯尔制冷剂,后下海经商,通过多次收购,建立格林柯尔系集团,其风头最盛时控制了5家上市公司。2001年时顾雏军通过格林柯尔斥资3.48亿元收购了科龙电器26.43%的股权,就此成为科龙电器的第一大股东。2004年时科龙电器销售额已达到128亿元,每年差不多翻一番。“如果我不被抓,2005年科龙可以完成销售额200亿元。”顾雏军曾公开表示。
变故发生在2004年8月,“郎顾之争”爆发。学者郎咸平对顾雏军的并购行为提出质疑,称顾雏军大量挪用科龙电器的现金流完成各项收购,涉嫌违规。2005年5月10日,科龙发布公告,公司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当年8月1日,顾雏军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虚报注册资本等经济犯罪,被广东佛山当地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随后,顾雏军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资金等罪名被正式刑拘。
2006年9月11日,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检察院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顾雏军等人犯虚报注册资本罪、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
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1月30日作出判决,认定顾雏军犯虚报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百六十万元,犯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犯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百八十万元。对其他原审被告人也分别作出相应判决。
该案宣判后,顾雏军等提出上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3月25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顾雏军于2012年9月6日刑满提前释放。从那时候起,他就走上了漫漫平反路,期间,他多次要求重审自己的案件,并坚称无罪。直到2017年12月,最高法宣布,将再审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顾雏军案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