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话社区>正文

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马里恐怖袭击事件的背后

2015/11/23 19:08:01 来源:互联网

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马里恐怖袭击事件的背后

11月20日,马里首都巴马科的丽笙酒店至少住了14个国家的旅客。恐怖分子冲进酒店时,三名中国人正在餐厅就餐,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射杀身亡。诸多证据表明,这次袭击并非针对中国人,恐怖分子试图在外国游客聚集的酒店无差别袭击,以扩大事件影响。联系到近一个月内频发的恐怖袭击事件,从埃及的西奈半岛、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到巴黎的恐怖袭击,再到马里,范围如此之广、袭击性质恶劣的恐怖袭击事件,让人们对于袭击事件背后的极端组织扩张充满了警惕。


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组织应急反恐演练

袭击者是谁?

反恐的第一要义是摸清恐怖主义的情况,因此我们首先要来谈谈此次袭击事件的实施者。此次袭击事件的策划者与实施者,根据当前的报道来看,是活跃在北非的极端组织“卫兵”(al-Mourabitoun),该组织隶属于基地组织,主要活动区域为马里北部,主要由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组成。当前有些国内的报道将该组织定位为“左翼极端组织”,这可能是将该组织同黎巴嫩的“独立纳赛尔主义者运动”搞混淆了,因为两者的阿拉伯语发音相似,加上同样被西方国家定义为“恐怖组织”,而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其实无论从成立时间上还是从组织性质和人员关系上,两者之间都不存在任何关联。

马里境内的“卫兵”组织的发展脉络,可以追述到北非的阿尔及利亚。1954年到1962年的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期间,不少阿尔及利亚“圣战者”“殉难者”就以伊斯兰极端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支撑,参加抗法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之后建立的世俗国家政权,让不少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十分失望,不过由于时局所限,这些伊斯兰主义者只得静待时机。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主义者看到了夺取政权的希望;而阿富汗战争的爆发,则召唤者不少阿尔及利亚人响应“圣战”的号召,奔赴战场。

许多阿尔及利亚人在阿富汗“找到组织”,在回国之后依旧保持着阿富汗人的装束和生活习惯,被当地人称为“阿富汗人”,其激进的伊斯兰思想更加坚定。1989年,阿尔及利亚政府决定解禁对于伊斯兰政党的党禁,长期活跃于“地下”的“伊斯兰拯救党”就此摇身一变,成为合法政党参与选举。1991年12月的阿尔及利亚全国选举中,“伊斯兰拯救党”以绝对优势赢得大选。伊斯兰政党的执政引起了西方的恐慌,很快阿尔及利亚军队发动军事政变,终止了“伊斯兰拯救党”阿尔及利亚国内的大好局势,并扶植世俗政府上台接管政权。

面对危局,阿尔及利亚伊斯兰势力决心武力抗争。1992年阿尔及利亚内战爆发,从阿富汗回到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建立了各类极端主义团体同阿尔及利亚军队和政府进行作战。起初阿尔及利亚的内战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区,但是随着阿尔及利亚政府和军队的打击,阿境内的极端组织损失严重,不得已向南迁徙到阿尔及利亚内陆以及同马里、尼日尔和毛里塔尼亚等地的边境上。由于这里政府管理较为缺失,而且各类武装团体混杂,为阿尔及利亚的极端组织发展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UFO
  • 未解之谜
  • 考古发现
  • 奇闻异事
  • 热点新闻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