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这个词说起来有点不太雅观,但是,有一件跟它相关的事情却很有意义,那就是:杭州有医院面向社会征集愿意捐献粪便的志愿者,因为他们要用粪便帮病人治病,这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呢?
2月7日,杭州树兰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愿意捐献粪便的志愿者,医院将变废为宝,利用粪便中的有益成分,帮助有需要的患者,比如肠道过敏的、有顽固性便秘的或者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
以顽固性便秘为例,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的病人长期服用促排便的药物,导致药量逐年增加,还有的病人不得已之下选择切除部分结肠。今后,有了志愿者提供的粪便,医生可以将粪便中的有益成分移植到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
患者为什么会便秘?树兰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高海解释:“因为肠道动力不足,动力为什么不足呢?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衡了。如果把好的菌群补回去,补到患者体内,菌群平衡就维持住了,它的动力就恢复了。”
起到这个作用的肠道菌群正是从粪便中分离出来的有益成分,医生必须采用健康合格的供者提供的新鲜粪便,在无菌条件下,通过离心、悬浮等一系列操作,提取出粪便中的细菌,然后再注入患者的肠道,整个过程叫做粪便移植。
此次树兰医院招聘粪便移植的供体志愿者,要求也比较严格。高医生告诉记者;“女志愿者要不胖的,如果存在脂肪肝,对肠道菌群存在影响。还有,近期不能用过抗生素,本身不能有肠道疾病。”
粪便移植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在国外已经开展了50多年的研究,也进行了临床应用,以顽固性便秘为例,采用粪便移植法,治愈率目前在百分之七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