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列“中式咸鱼”为一级致癌物,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了最新一批致癌物清单。其中,多地国人喜爱的“重口味”下饭菜咸鱼竟然被列入一级致癌物,还已被证实和3大癌症的高发有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公布了最新的致癌物清单,咱们国人常吃的“中式咸鱼”(Salted fish, Chinese-style)被列在“一级致癌物”,和槟榔、香烟、酒精等同等级。这份致癌清单公布后,网友们开玩笑说,“这下咸鱼再也翻不了身了。”
在116个一类致癌物中,咸鱼编号96,还特别标注出来是“Chinese-style”(中国式)。消息一出,多地的小伙伴看了都比较郁闷,咸鱼是他们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怎么就致癌了呢?其实,中国式咸鱼并非首次上榜,早在2012年它就已经被确定为一类致癌物。
这主要是因为咸鱼等重口味食物在制作时需要经过高浓度的盐长时间腌制,而且中式咸鱼有脱水的步骤。这一加工方式和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吃多了,会导致胃、肠、胰腺等消化道癌变几率升高。
研究显示,二甲基亚硝酸盐这个物质本身对人体无害,但是如果碰到强酸(胃酸),或是经过高温油炸后,与人体或高蛋白食物中的二级胺或三级胺结合,就会形成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N-nitroso compounds)或亚硝胺(nitrosamines)。
有专家表示,之前就已经有研究显示,吃咸鱼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等病症发生的机率成正比,而且,咸鱼制作时会曝晒在露天环境,强烈的味道可能会引来苍蝇等昆虫,导致孳生细菌,有“二次污染”的可能,更有些商家会为了驱虫喷洒药剂,对人体伤害更大。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享受咸鱼这道美味了?对此,肿瘤专家表示,大家其实不必过分恐慌。他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分类的依据并不是谁致癌的能力更强,而是致癌的证据确凿程度。级别越高,只能说明它致癌的证据越明确。
但这并不意味着,吃了列表上的食物就一定会患上癌症,完全不吃就一定幸免,“总体来说,肿瘤的发生还是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医生建议,咸鱼爱好者可以一个月吃个2、3次,每次吃一小条左右,不要过多摄入,这样影响不会很大。
如果实在管不住自己的嘴怎么办?肿瘤专家还教给大家一个补救措施,可以同时多摄入膳食纤维,它能加速食物在肠道里通过,缩短食物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亚硝基化合物的重复吸收。
另外,酒精饮料、槟榔、空污、香烟及二手烟也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其中酒精会增加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肝癌、乳癌和直肠癌的发生率。医生也就此提醒大家,不要以为只要是一类致癌物就都厉害,致癌物的分级只是看致癌证据是否充分,而不是看它导致癌症的能力强不强。
专家建议,有的致癌物要尽量避免,如烟酒致癌;有的致癌物要权衡利弊,都知道X光是致癌因素,但是生病了也得照;有的致癌物需要控制,比如烧烤,吃一点没事,只要不是长期大量吃就行。
WHO列“中式咸鱼”为一级致癌物,许多网友发现咸鱼被列为最高等级的致癌物后评论道,这辈子,咸鱼是翻不了身了。还有人则表示,再也不敢说连咸鱼都不如了,至少人家能致癌。还有的吃货在连连感叹,“讲真,越致癌的食物越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