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图库>正文

关于她名字的故事

2025/11/11 17:30:3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四川广元一位女性居民改名遭拒事件近日成为热搜:这位名为“丽春”的女士,到派出所要求改名时,被要求提供给精神伤害医学证明。对此有媒体评论“改名要什么精神证明?”“莫让地方规定架空法定姓名权”。

  “她”的名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女性拥有自己的名字并不容易,一名古代女性在史书上留下记录的机会是男性的九分之一,而且多半以“杨氏(欧阳修妻)”“程氏(苏洵妻)”的形式存在。从商周的“妇”“姬”到晋宋的“君”“淑”,再到今天的“雨桐”“欣怡”,几千年来每个历史时期女性名字都与当时的社会理念和风尚教化密切相关。

  “丽春”有什么梗?

  广元这位女性要求改名,原因是“丽春”长期引发不良联想、自己多年来遭受言语暴力。但当地公安局户籍部门认为这个名字没有歧义,所以无法更改。

  那么“丽春”到底怎么了,这两个字发生过什么?

  从本意来看,“丽春”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是美好的代名词,毕竟“美丽的春天”能有什么坏心眼?相信这位女士的父母为女儿取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说“文成笔下,芬藻丽春”,形容文笔优美,如同春天般绚烂多彩。

  杜甫的《江头五咏》组诗中,其中一首名为《丽春》: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诗中的“丽春”指丽春花,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虞美人。据载对着这种花奏虞美人曲,其可应拍而舞,故有“舞草”之名。

  清代沈廷桂的《虞美人传》中有“丽春时节”之语,以花代指描绘春日胜景。

  故事到这里还是祥和美好的。改变从“丽春”与“园(院)”的结合开始悄然发生。

  大家最熟悉的丽春院,恐怕应该是《鹿鼎记》里的那座扬州妓院。

  在金庸笔下,丽春院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它不仅是韦小宝的成长之地,也是他与众多人物纠葛的起点。小说中的丽春院充满了生活气息,作为一个承载着丰富社会信息和人物关系的平台,是韦小宝从一个市井小混混到官场如鱼得水、最终封侯拜将的起点。

  我们知道,金庸文学世界里的主要人物、地点几乎都有出处,丽春院也有来源,有人考证其原型可能位于扬州的冶春园一带。

  丽春园(院)的“黄化”也有个过程。最初这个词是纯洁的,宋代魏野所作《和寇寺丞夏日游丽春园》诗中已出现该词汇,仅指普通园林。

  宋代以后,“丽春园”被认为是名妓苏卿的住所,在演变中逐渐成为艺妓歌女居所或妓院的通称。

  元代是“丽春园”的“兴盛期”,庾吉甫创作有《苏小卿丽春园》杂剧,王实甫有《丽春园》二本。关汉卿《碧玉箫》中说“丽春园则说一个俏苏卿,明知道不能勾嫁双生”。高文秀有一部《黑旋风诗酒丽春园》(是的,就是李逵,人家最早的形象是个能吟诗作赋的风流才子)。此外还有“只愿的霹雳火烧了丽春园”等等,可以说元杂剧里但凡有个风月场所,一半都叫“丽春园”。

  明清白话小说以及《扬州画舫录》等文献中,“丽春园(院)”已完全转化为风月场所的代称。这阶段最有名的当然是《金瓶梅》——丽春院几乎贯穿了整部书的始终:第十五回狎客帮嫖丽春院、二十回西门庆大闹丽春院、六十九回丽春院惊走王三官……故事堪称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到第八十回李娇儿盗财归丽院,归的也是丽春院。

  在这个背景下,广元这位女士不愿以“丽春”为名,也就不难理解。

  女性命名千年演变史

  在中国历史书中,女性名字的演变可以单独列出一章。

  最早的女性名字出现在商朝。有记录的少数几个女性名字,有著名的“妲己”,姓“己”,名“妲”。也有说法,妲的意思只是“美女”,那么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一个“姓己的美女”。商王武丁的妻子叫“妇好”,很有才干,据记载还能领兵打仗,其中“妇”代表性别和亲属关系,所以“妇好”之名的实际意思只是“姓好的女人”或者“我老婆姓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众多且王室间通婚频繁,女性的名字主要被用于区分婚姻关系。这一时期,女子有的以“姓+丈夫所在地”为名,例如,姬姓女子嫁给秦国国君后,她的名字就变成了秦姬;有的以“姓+丈夫谥号”为名,如武姜(郑武公之妻)、昭姬(齐昭公之妻)、文嬴(晋文公之妻)等;也有的以自己的出生国为名,如齐姜、晋姬、秦嬴等。

  汉代女性地位相对上升,婚姻关系也更为自由,女性甚至有权提出离婚。这一时期女性名字大量出现,且呈现出中性化的特点。例如淮南王公主刘陵、宫廷女医淳于衍、皇后卫子夫,东汉公主刘仲、刘惠、刘华、刘元等等,均无显著的性别特征。孙权的两个女儿分别叫孙鲁班、孙鲁育,姐妹俩的字分别是大虎和小虎。

  “君”字在汉代是女性名流行的字眼,像卓文君、王昭君、王政君等,都在史书中拥有姓名。

  南北朝时期,文学雕琢之风盛行,反映在女性名字上,即开始显得讲究。如梁元帝公主萧含芷、北齐的陆令萱、北周的李娥姿、陈后主宠妃张丽华,以及山阴公主刘楚玉、南齐徐昭佩等,无不典雅别致。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和道教盛行,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以及女诗人鱼玄机,以及出现在墓志铭中的众多女性名字,如郑观音、李清禅、柳默然等,都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元素。

  唐朝国风开放与思想自由,也反映在女性起名上,往往随心所欲,4字名乃至5字名并不罕见。例如,唐顺宗的公主李代宗儿、金仙公主李无上道,以及李璎珞奴、杨无量寿、范如莲花、吴波奈罗等,无不个性十足,主打一个开心就好。

  唐代还流行以叠字为名。敦煌研究文献中出现620多个双名,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女名——米和和、郑王王、杜是是、令狐仙仙、权龙龙、安妃妃、罗宝宝……

  在宋元时期,理学思想盛行,这一时期的女性名字多强调妇德,“淑”“贞”“惠”等字眼频繁出现。例如女词人朱淑真,曾巩的妻子晁德仪,还有宫女金德淑、章丽贞、张淑芳等。

  宋人沿袭唐人传统,也格外喜欢用叠字,如著名的李师师、苏小小。辛弃疾的6个小妾,其中5个分别叫整整、钱钱、田田、香香、卿卿。

  明清时代才女渐多,如云间张引元、张引庆姐妹,吴江沈宜修、无锡女医谈允贤、苏州顾卿子,以及方孟式、顾太清、吴藻、张允滋等,不见丝毫脂粉气。

  然后就到了今天,“雨桐”“沐瑶”“欣怡”“诗涵”都是爆款,据说从去年开始“汐玥”表现也十分亮眼。

  每个时期女性的命名,都深受当时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与社会理念和风尚教化密切相关。

  她值得拥有自己的名字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打造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截止到2021年5月,收录从汉到清等主要朝代的人物传记资料共488,312笔,其中男性440,253人(占比90%),女性48,059人(占比10%)。假设社会上男女人口比例为1:1,一名古代女性在史书上留下记录的机会是男性的九分之一。

  而这九分之一中,大多并没有真正名字,所谓记录只是“某某氏”,如“杨氏(欧阳修妻)”“程氏(苏洵妻)”等。在CBDB数据库中,这些女性,以男性母亲(包括生母、继母、养母等)、妻妾、女儿的身份而存在的占97%。

  宋徽宗赵佶一共生有66个子女,其中32子、34女。其中儿子们大都有明确的名字,如赵桓、赵构、赵楷等;而女儿们,虽然人数更多,却没有一个人能留下名字。在资料中只能以编号区分:赵氏(赵佶女)、赵氏(赵佶女2)、赵氏(赵佶女3)、赵氏(赵佶女4)……若皇室公主尚且无法留名,普通妇女在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机会则可想而知。

  文明发展到今天,女性终于都有了姓名,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体现。

  虽然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是这个“代号”却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前曾经有过一个叫“招娣”的姑娘试图改名的舆论事件,如今“丽春”也要改名,原因都是她们不认同自己的名字。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依法变更姓名,仅受“不违背公序良俗”这一条件限制。如果时代已经认可女性的贡献与地位,请让“她”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

原标题:关于她名字的故事

值班主任:高原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李雪萌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考古发现
  • 大话社区
  • 离奇事件
  • 预测未来
  • 探索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