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各类彩叶变色、果实成熟,为街道、公园染上了漂亮的秋色。在北京,不少市民游客游园赏秋,并通过捡拾秋叶、秋果拍照,留下秋日美好时光。
北京的秋,藏着一整个调色盘,五颜六色。各处的彩叶树种尽展风姿,天坛、地坛、玉渊潭、香山等公园内的银杏、白蜡、枫树、黄栌等树种随着气温降低已经变色。嫩黄、橙红与金黄交织的叶片层层叠叠,阳光透过枝丫洒下,像给林间铺了层流光的纱布,连空气里都裹着暖融融的秋意。美丽的秋景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游客 李海青:来了真的感觉非常好,我们大伙赶紧拍照,确实是太美了。
游客胡四化:在地上特意采集了一片完美的红叶,就是当作书签也好或者是压在桌子、镜子底下会是一个很好的装饰。
有的游客会捡起地上掉落的各类叶片、果实,搭配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造景或是秋叶画,为北京的秋天再添一抹亮色。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学院副院长 李倞:其实可以鼓励居民们去开展“捡秋”的这样的一些活动,他们把这些自然带回家,去装饰自己的生活,让自然(也)能够更好地保存下来。
暴力“捡秋”煞风景 赏秋有度才适宜
赏秋和“捡秋”的乐趣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到公园打卡参观。但是在游园过程中,记者发现,个别游客在赏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将美丽的秋天私自“扣留”,其中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换上秋装的北京格外美丽,各类彩叶林已经成为很多游客拍照打卡的地方,捡一片秋叶作为书签是很多游客的雅趣。但是记者看到,在公园内,有的游客为了收集彩叶将还在枝头的叶子摘下,拉扯和攀折中导致树枝被折断;有的游客为了拍照,攀爬上树或者不断摇晃树木,导致树木不堪重负。
在北京某公园,一些柿子树本应果实累累,如今只剩下几颗果子悬在高处,较低的树杈因暴力采摘而被折断。尽管公园已经调整游客游览路线,封闭了靠近柿子树的小路,也在树木和草坪外围树立了禁止采摘的标识,但偷采柿子的情况依然存在。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学院副院长 李倞:“捡秋”的过程中,其实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一些行为,比如说它可能对植物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些破坏都有可能让植物有伤口,可能造成一系列的感染,增加植物的这个病害。
地坛公园工作人员田非:呼吁大家游玩的同时,一定要保护环境,不要折枝,不要摘取果实,把这份秋日的美好,留给更多的游客共同分享。
当天记者看到,有的游客正在采集侧柏果实。
游客:助眠的,围炉煮茶用这个煮。
据了解,侧柏果具有香味,在药用中有助眠的效果,但处理不当用作熏香或贸然食用可能会导致腹痛、头晕、食物中毒等症状。
文明游园 与动物和谐相处 共享自然
专家表示,公园种植的各类植物侧重于观赏和生态效益,本身不是按照经济作物或者是可食用作物进行培育的。贸然食用或使用,可能存在中毒、过敏等安全隐患。而记者在探访中还发现了其他一些游园赏秋不文明情况。
在北京的多家公园,部分游客使用自制的工具将核桃击落,一次批量采集十几斤带走;还有的游客在树下捡拾、挖掘大量松果。核桃、松树和柏树的果实等都是松鼠、黄鼬、鸟类等很多动物重要的越冬食物,大量采集会影响动物原有的生存习性。
此外,随着气温逐渐降低,鸳鸯、天鹅、绿头鸭等鸟类在公园水域内聚集,游客投喂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很多游客随意地将带来的食物抛入水中喂食。
赏秋有度才能留住秋日好时光。专家表示,暴力“捡秋”破坏的不仅仅是几株树木,拿走的不仅是十几斤果实,带走的可能还有越冬动物的口粮。不文明投喂野生动物,不仅影响动物的健康,还可能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学院副院长 李倞:本身其实我们光看到是一棵树,其实树上还生活了很多的这样一些动物,那么这些动物,如果你在不文明捡秋的过程中,有可能对这些动物产生一系列的不同程度的惊扰,甚至对它们的一些冬季的食物源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鼓励的是合理、有度的“捡秋”行为。
原标题:赏秋时节 “捡秋”有度才能留住秋日好时光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