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21日,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分作物看,中稻、玉米、大豆的收获基本接近尾声,双季晚稻开始进入收获期。另外,截至10月22日,黄淮海地区秋粮收获近八成,其中河北九成半,山东、安徽过八成,山西、陕西过六成半,江苏近三成。
截至10月21日
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
眼下,黑龙江秋粮已收获2亿亩以上,秋收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在双鸭山市集贤县东兴村垦地合作的这片1000亩玉米示范田,亩产达到1800斤。收割机开足马力作业的同时,秋整地机械紧随其后,深松整地、秸秆还田一气呵成,将黑土地保护与高效生产无缝衔接。
双鸭山市集贤县机械手 邓明城:这台12行收割机,一天收割500多亩。它不丢棒儿,不丢粒儿。
这两天雨水停歇,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当地农机合作社组织机械开展抢收作业,并组织3162台烘干机,梳理公布469个粮食烘干服务点位地址及联络信息,确保稻谷收获后,水分在24小时内降至粮食安全储存水分标准。
淮安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 李必忠:最近雨水比较多,我们所有农户要疏通田间沟系,排干田里积水,对已经成熟的和即将成熟的水稻,我们要抓紧收获。从预报来看,最近一个礼拜是晴好天气,是收获的最佳窗口期。
截至目前,江苏已调配近9.2万台履带式收割机、超3.5万台固定式烘干机,对全省3344万亩水稻开展抢收抢烘作业,保障颗粒归仓。
“夜间抢播”模式
确保冬小麦播种如期完成
进入“霜降”节气,农时变得异常紧迫。在全国产粮大县——河南滑县,农户们利用夜晚时间进行抢时抢种,确保冬小麦播种任务如期完成。
夜幕降临,河南安阳滑县老店镇的田间地头依旧灯火通明。大型“免耕”精量播种机穿梭其间,旋耕、深松、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次性完成,打破了传统耕作的时间限制。
河南安阳滑县老店镇农机手 焦战斌:时间紧任务重,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们24小时不停作业,抓紧把老百姓的麦种上。
持续降雨后,农户们抓紧时间抢种,这也让白天的农机具出现“一机难求”的情况。而选择在夜间播种,不仅能顺利用上农机设备,还能尽早把麦子种下去。
与此同时,滑县农业农村部门还派出百余名农技人员分赴一线,指导农户根据墒情调整播种深度和密度,推广适期晚播品种和“四适一压”播种技术,全力确保冬小麦种足、种好,一播全苗,以科学手段弥补天气延误的农时。
河南安阳滑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王双城:针对今年的情况,小麦播种推迟,天晴以后要及时耕种。如果出现晚播地块,要做到选用早熟品种,以种补晚,增施肥料,以肥补晚,提高整地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打好的基础。
各地发展特色种植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各地立足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位于湖南益阳南县新安村的辣椒种植基地,进入了收获期。当地采用“辣椒+玉米”的轮作模式。也就是在同一片地里,种植完辣椒,接着种植玉米,之后再种植辣椒,这样轮作,不仅能调节土壤肥力,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辣椒的风味和口感,还能实现土地长期循环种植,使农作物增产增收。
湖南省南县新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 孟令武:以前我们辣椒最多只能种三年,三年后,这块地就不适合种了。现在,不仅可以一直种,产量也提高了,品质还有保障,每亩地大概能增收五千元,这样对农民来说收入也有保障。
在湖南沅江,采用“稻菜轮作”模式种植的1700多亩“迟菜心”正迎来采收旺季。现在,每天约有30吨新鲜采摘的菜心,经过精细分拣、打包后,被迅速运往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当地市民餐桌上的时令佳肴。
绿润蔬菜公司生产负责人 吴向东:每天采摘菜2000件入库。一件货是30斤,一天将近2000件60000斤左右,销往大湾区。
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农户瞄准差异化、多元化种植,以高品质黑米、糙米为突破口,借助全程机械化作业,既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又丰富了农产品品类。
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田管员 熊雪楚: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黑米的湿谷价格达到了2块多一斤,加工成相关的黑米营养品,可以卖到10多块钱一斤,这种差异化,品牌化种植,对我们种粮收益有很大的帮助。
原标题:昼夜不停!全国秋收近八成 夜间抢播保农时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