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景德镇一卖鸡排的摊贩走红网络,大家都称这位摊主为“鸡排哥”。“鸡排哥”因亲切的服务态度、独特的经营方式以及快溢出来的情绪价值,吸引了一大波顾客。
“鸡排主理人”走红
摊前队伍长百米
“鸡排哥”名叫李俊永,江西南昌人,由于其稳定的出摊时间和亲民风格,不少学生或各地的顾客每天都会按时前来购买,若他临时缺席还会被追问去向,被网友笑称为“鸡排主理人”,6元的鸡排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
图源:羊城晚报
“鸡排哥”在网络走红后,网友都会记下其经典语录,称“每期都有鸡排课堂笔记”:“美味即将到来”“请把你的塑料袋打开”“谁给我扫0.01元,这将是无法原谅的”“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你可以亏待自己,但不能亏待自己的胃”“如果不及时吃,导致鸡排不脆,我将停止对你的售卖”“希望你给我一次为你服务的机会”“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如果你的袋子被风吹走那么我将不会承认收了你的钱”……
拥有段子手的气质的他,在相关视频发布后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很多人专程赶去光顾“鸡排哥”的小摊,现场生意火爆,队伍足有百米长。
图源:羊城晚报
由于生意太好,鸡排主理人的家属亲戚都赶来做外援,网友亲切地称呼他们为“鸡排世家”,每天都会解锁新人物,“鸡排嫂”“鸡排舅”“鸡排奶奶”“鸡排侄儿”……
因为生意火爆,“鸡排哥”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不少网友担心“鸡排哥”的身体健康。有网友拍摄视频称,“鸡排哥”因为生意太好,已经忙出了“班味”。
9月28日,“鸡排哥”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回应,自己确实有一些缺氧的问题,但自己的身体情况自己很清楚,而且每年都有去做体检,也感谢网友们的关心。
黄牛出没
景德镇多部门下场“引流”
“鸡排哥”爆火后很多人慕名而来排队买鸡排,甚至吸引了一些“黄牛”前来出高价代购、代排队。9月27日,有“黄牛”买了鸡排后高价卖给消费者。
记者了解到,因近期生意火爆,为让更多人品尝鸡排,“鸡排哥”从每人限购5份调整至3份,现在又改为每人限2份。
“(黄牛)你侵犯的是所有排队顾客的利益,别人的时间就浪费了。有些‘黄牛’把价格抬高10倍、20倍,扰乱市场,我就限购了,怕顾客排队排太久。”“鸡排哥表示。
随着“鸡排哥”的摊位成为景德镇新晋最具人气的“景点”之一,当地为了接住这波流量,多部门纷纷“下场”。
9月29日,有记者从昌江区城市管理局了解到,考虑到“鸡排哥”原来在景德镇市第五中学附近的摊位前有排长队的现象,为防止影响学校附近的交通秩序,为其安排了新的便民摊位。这里距离他原来的摊位仅百米,不仅不会影响到他的生意,还能带动附近摊贩共享客流。
昌江区城市管理局负责宣传工作的汪主任表示,“这里靠近陶瓷博物馆。针对十一期间人流量猛增的情况,对(鸡排哥)这种景区周边临时的便民摊点,我们会增派人手维持秩序。”
昌江区城管局执法人员现场指导“鸡排哥”规范设摊。 图据昌江区城管局
景德镇文旅部门也陆续“出招”。
9月28日,“鸡排哥”现身景德镇文旅座谈会,并荣获“景德镇文旅推荐官”称号。“鸡排哥”表示,国庆期间会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一定严格把控食品安全。
此前,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表示,“鸡排哥”所在辖区的昌江区文旅局将围绕“鸡排哥”会有一揽子的计划。9月29日,记者从昌江区文广新旅局了解到,为了接住这波流量,目前已由市相关部门牵头,围绕“鸡排哥”制定相关计划,现在不便透露。
记者注意到,目前“鸡排哥”的摊位位于昌江区珠山大道与弘文路交叉口西南角,附近有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和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其中,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已经开始蹭“鸡排哥”的热度,在最近发布了《“鸡排哥”距离古窑仅800米!窑火烟火双体验》的公众号文章,文中称,“仅需800米就能品尝到全网走红的‘鸡排哥’的手艺。领略千年窑火,品尝网红鸡排”。
据了解,该景区国庆中秋期间将举办窑神童宾祭祀仪式、元代馒头窑复烧点火仪式等丰富的特色文旅活动;同时,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在国庆期间将开放时间延长至18:00,并实行实名预约制,方便游客参观;此外,国庆中秋期间,景德镇市将举办陶溪川文创街区创意市集、浮梁古县衙“古今之会”、高岭·中国村《大唐茶市》等众多文旅活动。
“鸡排哥”对地方文旅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因个人走红而带火整个全城的案例屡见不鲜。从怀化晓华理发、开封王婆、菏泽树哥到如今的景德镇”鸡排哥”,我们都能看到,地方文旅在应对此类"因一人火一城"事件中,反应越来越娴熟、越来越迅速。
身为草根网红,“鸡排哥”李俊永接地气,有人气,引发了全国人民关注。当地相关部门不失时宜,将其纳入“麾下”,体现了对流量的捕捉,也折射出营销观念的更新,值得肯定。而李俊永表态干好分内事,展现了为当地文旅贡献力量的精气神,同样值得点赞。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鸡排哥”的独特气质,可为城市带来差异化记忆点。一定程度上说,“鸡排哥”的存在,让景德镇这个瓷都不再“高冷”,而更有烟火气、更具亲和力。即便一些游客冲着品尝“鸡排哥”的鸡排赶赴景德镇,也能为景德镇带来人气。
但是,单凭网红能否撑得起文旅“刚需”?流量能否转变为“留量”?这是网红频出的时代,人们频频发问的话题。
事实证明,网红的确能为城市带来瞬时流量。一个鲜活的个体、一段有趣的故事、一套标志性动作,一旦通过社交平台呈“病毒式”传播,都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关注,为城市带来大曝光量。
也要看到,这种走红模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时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网红红得快,往往沉寂得也快。没有扎实的日常基础,没有长期的精心营造,没有系统性的应对之道,没有厚积薄发的运营模式,网红效应只能是昙花一现。游客因网红而来,却可能因现实体验不好,失望而去,甚至在网上留下负面评价。这种“高开低走”的反差并不鲜见,最终反而会损害城市口碑。
网红效应与日常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网红热点可以作为引人入胜的“导语”,而日常建设则是承载游客体验的“正文”。说到底,文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终究在于常态化的积淀与建设。这包括但不限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合理的旅游动线、独特的文化体验、规范的市场监管、友好的公共服务。理想的状态是,以网红吸引初始关注,以优质日常体验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让游客成为城市的自发宣传者。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善用网红最大的考验不是如何抓住流量,而是如何激发“留量”。以此为契机,在热度之下默默耕耘,做好那些不显山露水却至关重要的日常工作,更显智慧。全力推动“网红”吸引力与“长红”魅力真正结合,才能成为让人想来更让人想再来的魅力之城。
此次“鸡排哥”在国庆中秋假期前走红,恰似一场突如其来的“压力测试”,检验着景德镇文旅发展的真实“基本功”。这既是一次大考,也是其向全国展示如何将网络热度转化为持久魅力的绝佳机会。我们期待景德镇能够成功通过这次大考,为所有关心地方文旅发展的观察者,勾勒出一条从“网红”走向“长红”的清晰路径。
原标题:又见“因一人火一城”!“鸡排哥”走红背后的老问题
值班主任: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