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日举办的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全球市场与金融发展”平行论坛上,嘉宾围绕“全球视野下的国民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展望”议题各抒己见。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海生建议,扩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覆盖面,努力使其成为“多数人”制度;降低第三支柱养老金筹资成本,更多地还利于民;放宽养老保险公司运营限制,提升其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这为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奠定了坚强的政治基础。叶海生建议,政府要大力倡导并激励个人缴费的商业养老保险,鼓励提前积累,提前规划,提倡个人要对自己的养老问题负责,例如探索开展第二、三支柱联动,将第二支柱好的做法(如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和优惠政策(如个人、企业缴费税收政策等)延伸到第三支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参与养老金管理的机构,要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创新产品供给,为不同人群提供更多看得明白、操作便捷、收益稳健的养老金融产品,同时要广泛开展投资者教育,扩大宣传面,普及养老金融基本知识。
降低第三支柱养老金筹资成本方面,金融机构要在内部资源配置、成本核算、绩效考核、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等向第三支柱倾斜,大幅度降低第三支柱产品销售费用。金融机构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数字化经营,拓展第三支柱覆盖范围,降低销售费用和交易成本,以便提高投资收益,更多地还利于民。
“业界热切盼望细化的相关支持政策能尽快落地,包括简化保单条款、缩短养老保险客户投保流程、优化养老保险资本占用和考核评价机制、放宽分支机构设立限制等,支持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等养老保险机构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叶海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