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微医高级副总裁程怡:“数字健康”勇战疫情驱动健康产业新升级 | WISE2020新经济领风

2020/4/28 15:02:01 来源:互联网

4月22日,36氪举办了WISE2020新经济领风者大会医疗峰会,受技术推动、政策支持、需求释放的利好,医疗健康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红利正在不断释放,本次活动邀请了深耕医疗行业的代表,以“医疗大健康”为核心话题,分享对医疗服务落地场景与解决方案的观察,寻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的更多可能性,共同探讨医疗大健康产业加速融合、提升效率、聚合资源的更多机会。

伴随着民众互联网医疗服务使用的愈发成型,医疗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逐渐加速。微医高级副总裁程怡认为,医疗产业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数字健共体阶段,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医保增速的下降,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增强,老百姓的健康水平的提升。疫情成为医疗数字化的新催化剂,疫情之后,互联网医院服务步入常态化。


微医高级副总裁程怡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线上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感谢主办方36氪的邀请。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微医的抗疫故事,也谈谈我们对于医疗产业数字化未来的思考。

2020年,我们都经历了非常难忘的开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政府、行业,专业工作者,还有像微医这样的互联网平台都经历了一场大考。在过去最关键的60天里,微医打了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全国的义诊;第二场是武汉等地的业务闭环打通;第三场是全球的抗疫。


开辟疫情防控"空中战场"

这是我们基础的一些服务数据,这些数据的背后,正是互联网医疗在重大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当中社会价值的体现。也因为这种有目共睹的价值,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个崭新重大的发展契机。

 微医的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在武汉封城当天上线,上线没有多久,就经历了一个流量的峰值。因为大家对于疫情的不安和恐慌突然爆发,对于医疗的需求全部转变为线上咨询问诊的流量。

一开始微医平台动员了1500名呼吸科和感染科的医生上线来提供服务,结果很快发现满足不了线上患者的需求,我们也非常着急,紧急启动了第二轮的医生招募。即便对于微医这样拥有长期运营互联网医院经验的平台,当时也都面临了非常严峻的考验。

后来众多地方政府和卫健委关注到微医这样一个在线义诊和疫情监测的平台,紧急委托微医在各地区上线,很多地方的卫健委下发文件来组织当地的医生注册到互联网医院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疫情中期,我们抗击疫情的平台上已经有4万多名的医生在服务。所以很多媒体认为,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开辟了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因为我们确实看到互联网医疗在筛查轻症、分流患者上发挥了很大作用,让线下的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去专注到救治疑似和确诊的病例,线上线下形成了高效的协作。

在疫区武汉,我们怎么样真正的帮助到那里的老百姓?武汉有40多万的重症慢病的人群,2月下旬,武汉已经封城30多天,很多的重症慢病患者都面临着断药的困境。在国家医保局的支持下,我们用36个小时紧急搭建了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武汉专区),按照武汉卫健委的要求,向十种重症慢病的患者提供在线复诊、电子处方、医保报销和送药到家等服务。服务一上线,积攒了30多天的需求,瞬间迸发,上线当天就有超过13万的患者涌入。头几天,我们每天都要处理一万多处方量。如何把药品最精准,最快速地送到老百姓的手里,在那段时间真的成为了我们整个团队日以继夜在解决的难题。武汉一战也让我们真正意识到,老百姓的刚需,必须要通过服务的闭环来满足。

后来国内的疫情相对趋于平缓,但是全球的疫情全面爆发,我们紧急上线了“全球抗疫平台”。平台上线的第二天就收到意大利的一位全科医生求助,他非常希望通过微医平台得到中国医生帮助。我们连夜组织了武汉协和感染科的主任,来给他们分享。


抗疫经验分享会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们也跟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一同组织了面向非洲的抗疫经验分享。诸如此类需求还在不断的涌向我们,微医也一直在做积极响应。我们也特别欣慰地看到,微医平台能够成为向世界输送“中国经验”的窗口。

在这场疫情之中,我们看到了三个比较重大的变化:

第一个是政策的突破;

第二个是闭环的打通;

第三个是习惯的养成。

先来看政策,因为医疗是强监管的一个领域,所以政策的突破和扶持对于互联网医疗从萌芽到生长到发展都是起到关键作用。3月2号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支付的政策,我们认为它是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政策趋势

医保是互联网医疗的“水龙头”,但是因为“水龙头”一直没有拧开,所以互联网医院的很多潜力一直没有爆发出来。现在互联网医院能够开通医保,就意味着互联网医院成为了公共服务的形态,它一定会推动互联网医疗的规模化发展。

3月5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意见,这也是我们新时期医保改革的最新纲领,这里提出,要推动医保按人头、按病种来支付。所以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一定会引发行业的服务流程、服务模式、服务标准的质的变化。

对于服务闭环的打通,一次完整医疗服务必须要经历从诊断到用药,到检查检验到电子病历,最后是支付。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打不通,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解决方案。但在疫情期间,在武汉、泰安、天津等地都已经打通了完整的闭环,就意味着线下的服务具备了向线上完整迁移的条件。

在过去的60多天里,我们还看到大众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接受度在不断的提高,医生上线服务的意愿也在增强,行业管理者、政府、医院等,大家的理念和态度都在不断成形。过去的60天可能走了互联网医疗过去6年都没有走完的路。

这是在疫情当中我们观察到的三个主要的变化。其实很多人都在问疫情到底会给行业带来什么?疫情带来的红利会不会是一时的?微医坚定地认为,疫情是一个催化剂,它是为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数字化按下了一个加速键。


大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三阶段

大健康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医疗的信息化到互联网医院,再到数字健共体。这与医改的三个阶段及医改的终极目标高度吻合。我们认为现在产业处于数字健共体这个阶段的开端。

数字健共体是一个以数字化平台为支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共同体。要打通医疗、医药、检验检查、医保,总体目标是实现医保增速的下降,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增强,老百姓的健康水平的提升。

首先是医疗的数字化。我们已不把自己定位为互联网医疗企业,按照世卫组织的定义,微医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健康平台。很多人还是会把互联网医疗割裂地认为是一种线上服务的形态,而我们认为医疗健康服务这么复杂的体系,必须要通过线上、线下完整的闭环和高效的协同来实现。

2015年,我们创建了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创了互联网医院全新的业态。现在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旗下已经有20多家互联网医院,未来互联网医院是一个地区去践行数字健共体的重要的载体和抓手。

我们再看医药的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平台,能够压缩掉医药供应链的水分。这个实践,在三明已经有很好的验证,现在也已经走向全国。

基层医疗机构从检查检验的设备到医疗服务能力都相对薄弱,所以我们也提供了一个“云-脑-端”的解决方案,帮助实现强基层的目标。

医保的数字化,分为政府的医保和商业保险。但本质上一样,都要最大限度的实现医疗机构,医生,患者和买单方利益的高度的一致。

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在2020年有8万亿的规模,按照健康中国的预测,到2030年大健康产业的市值应该能达到16万亿。

未来20年,我们相信数字健康会是产业互联网时代最宽的跑道。

谢谢大家!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图片报道
  • 热点新闻
  • 离奇事件
  • 奇闻异事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