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闻异事>正文

李逵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割据一方叛国投敌,死于一场内讧

2020/4/25 15:00:45 来源:互联网

《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对于这一形象的争论,从《水浒传》流传之际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今日。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嫉恶如仇、性格直率的好汉,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心理扭曲、蛮不讲理的莽汉。不过,尽管对他的评价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不能否认,他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究竟有没有李逵这个人物呢?他又是不是《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的历史原型呢?自《水浒传》流传后,历代有不少学者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首先,在两宋时期的确有一位名叫李逵的历史人物。有关他的事迹,散见于《宋史》、《三朝北盟会编》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这三部史料当中。本文介绍这三部史料,对李逵这一历史人物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据《三朝北盟会编》载,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一月,宋军占据的密州发生叛乱,时任守衙节级杜彦、乐将节级李逵和小节级吴顺三人起兵作乱,并向该城守将赵野发动进攻并将其杀死。此后,杜彦自封知军州事,与李逵、吴顺等人一起占据了密州,成为一只既不属于南宋、也不属于金国的割据势力。不久之后,杜彦、李逵和吴顺之间爆发内讧,杜彦被杀,李逵成为这支割据势力的头目。


到了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南宋将领宫仪在密州附近与金军交战失利,密州暴露在金军的兵锋之下。为了保住性命,李逵和吴顺派人与金军进行接触,向金军纳贡投降。没过多久,李逵与吴顺出现分歧并酿成内讧,李逵死于吴顺之手。


而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对于李逵事迹的记载更为详细。该书记载,杜彦在密州谋反,击败守将赵野,赵野不得不带着家眷弃城而去。此后,杜彦自称知州,以军士李逵、吴顺为辅,占据了密州。为了消灭赵野,李逵和吴顺二人还曾率部在张巷镇一带与赵野所部进行交锋,最终将赵野杀死。


不久之后,南宋武功大夫忠州剌史知济南府宫仪率部进攻安邱县。为解安邱之围,杜彦打算出兵,却遭到李逵和吴顺劝阻。李逵认为,宫仪兵马众多,难以取胜。但李逵的这一建议遭到了杜彦的拒绝,杜彦率部出城,在泼石桥一带与宫仪交手。结果正如李逵所料,杜彦惨败,安邱县也遭宫仪屠城。


杜彦兵败后,带着残部返回密州,李逵和吴顺却拒绝杜彦入城。无奈之下,杜彦打算引兵离去,但部众的家眷大都居住在密州,不愿离去,军心出现混乱。李逵见状,率部杀出,将杜彦杀死。此后,李逵自封为知州,控制了密州城。后来的事情,与《三朝北盟会编》中的记载非常类似。宫仪在盘石河与金军作战,被金军击败。李逵和吴顺认为自己的实力难以与金军较量,便向金军投降。《宋史》中的记载与以上两部史料的记载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在两宋期间曾经有一位名叫李逵的密州狱卒李逵。此人起兵作乱、割据密州、叛国投敌,最终死于一场内讧。那么,这位李逵是不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历史原型呢?大多数学者认为,尽管小说中的李逵也是狱卒出身,但其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均差异巨大,与历史上的李逵并无关联。因此,历史上这位投敌叛国的李逵不可能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历史原型。那么,李逵的人物原型又来自何处呢?这个问题笔者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谈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参考书籍:《宋史》、《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水浒传》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UFO
  • 离奇事件
  • 奇闻异事
  • 热点新闻
  • 预测未来
  • 离奇事件
  • UFO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