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壁之战之前,大家只看到了诸葛亮跟涮孙子似的“玩弄”周瑜,可凭周瑜的智商,这真的是事实吗?事实上,周瑜自始至终都抱着一个“我就静静的看你装逼”的态度对待诸葛亮,并打胜了赤壁之战。
周瑜毋庸置疑是个主战派,但从鄱阳湖回到柴桑的时候,他不明孙权的意图,也为了维护政局稳定,所以张昭等主降派来之时,他就表示出一副要投降的态度;而武将等主战派来时,他又主战。
这不是没有主见,而是政治智慧,他如果轻易的表示自己主战的后果是什么?
1、 立即和曹操撕破了脸,江东站在了曹操的对立面,这在外交上就缺乏回旋余地;
2、 军方单方面主战,那么张昭等主投降的一派就会与曹操暗渡陈仓,或许会造成大面积士族逃亡;
3、 上下意志无法统一,军心和民心都不稳,江东动荡;
所以,当时来说,周瑜以维稳为第一要务,左右逢迎是最好的答复方式。
诸葛亮被鲁肃带来见周瑜,周瑜内心是高兴的,因为他早就想到打败曹操只能孙刘联盟,否则鲁肃也不会主动跑去江夏找刘备,但是,有些话让诸葛亮去说总比自己去说好。
诸葛亮一来,周瑜就开始演戏。
鲁肃:都督打不打?
周瑜:打不过咋打?
孔明:不用打不用打,送个大乔小乔就了事了。
你们想,周瑜内心主战,所以与诸葛亮达成共识是肯定的,他就等着诸葛亮来激他,可他的情绪如此强烈能说明什么问题——装的,给自己表明主战态度找个台阶下。
“曹操你都要睡我媳妇了,我周瑜如果不干你还是个男人吗?”
一副受害者、受难者的姿态,多么委屈,又多么光明正义,不仅保卫家、还要保卫她。
而后,周瑜不止一次的向鲁肃表明态度:孔明比我聪明,我一定要杀了他。
试想睿智如周瑜,会做临阵杀友军军师的傻事吗?另外,如果真的想杀,那就派甘宁他们随便一个小将,15分钟就能取诸葛亮首级来。光说不做,这就是故意的,他只是演戏给鲁肃看,利用鲁肃爱心软、爱给老师打小报告的习惯,将激将法传到诸葛亮耳朵里。
周瑜是很珍惜诸葛亮的,毕竟这是天下闻名的卧龙先生,有他的智计,胜率又增加了。但如何让孔明甘心为自己打工,却是关键问题。
折节下士?相信周瑜肯定想过,可后果是什么?是孔明同样尊重他,一些更好的计策,或许会自我保留,担心抢了都督的风头,不会说出来。
都是当时的名士,名士相轻,周瑜有傲骨,那孔明的傲骨会比周瑜少吗?当然一个比一个骄傲,那正好,周瑜将计就计,我满足你诸葛亮的自尊心,那我就只能装作比你笨比你傻,让你开开心心的给我打工。
随后,周瑜便策划了打黄盖的一出好戏。当然孔明也看出来了。
按理说,周瑜打黄盖这一幕戏,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如果周瑜真心忌惮孔明,让孔明蒙在鼓里岂不更好,何故还把这一机密告诉大嘴巴鲁肃,他肯定知道鲁肃会泄露给孔明。
为何,周瑜害怕诸葛亮不明白自己的意思,而做出错误判断,进而影响刘备军的决策——他将战略意图通过鲁肃告诉诸葛亮,这样两军便能齐心抗敌,最后决战的时候不会迟滞。
最后环节的“借东风”是书中的一大BUG,其实周瑜也没料到孔明会这么牛叉,当时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诸葛亮来了一疗程,毕竟诸葛亮比他更懂天文,虽然有些故弄玄虚,但总比坐等好吧。
于是诸葛亮顺利的“借”了东风。孙刘大败曹操。
赤壁之战为三国最大战役,而其中周瑜是这场战役的绝对男主角。从这场战役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他卓越的军事才干,更看到了他对人性的把握和深刻理解,甚至不顾牺牲自己形象,而为求一战而胜、安定江东的博大胸襟。
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点赞留言,喜欢的可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