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图库>正文

大学生遇炒人力 找工作竟被“转手”四次背后黑幕惊人

2018/5/16 11:10:35 来源:互联网

大学生遇炒人力,找工作竟被“转手”四次背后黑幕惊人。如今,不少大学生都会选择在暑期打打工,有的因为家境贫困,为了节省家里的开资,有的没有经济负担,但想通过打工增加社会经验,锻炼自己。但是大学生们对外面的招工黑幕了解多少呢?一些不法单位真是利用这些,疯狂的“炒人力”!炒人力到底是什么?下面一起来自云南、涉及上百大学生的“炒人力”事件,或许能让你窥见黑幕的一角。


大学生遇炒人力

去年底,在云南老家创业的黎波,与2名朋友合伙从云南组织500多名在校大学生,通过自称是广东缘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股东高松的介绍,分散进入广州、东莞、珠海等地的多家工厂。

但黎波没想到的是,在随后与务工学生、中介公司、工厂等多方沟通中,他第一次了解到,学生进入用工单位前,经历了自称广东缘遇“股东”高松、“中间人”付海源、“工头”彭德林、用人单位广东翔利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共计4次“转手”。

下图这种人力的“中转”行为,就是所谓的“炒人力”!


大学生遇炒人力

然而这其中的“水”,到底有多深?

多层转手下,不仅用工单位所发薪酬在到务工学生手中之前被层层“抽水”,这之间,因合同不完善、中间方不诚信等问题带来的风险也不断叠加。此外,缺乏书面证据等因素,还为后续维权带来难题。

目前,云南的这批大学生,在工期结束时,就发生多名学生反映薪酬未结清的情况。比如“承诺时薪15元却只发了13元每小时”,另有学生200元/人的车补也未发,核算下来,学生薪酬共有17余万元的差额。


大学生遇炒人力

事实上,这些“转手”行为本身并不合法!“谁用人,谁招人”是劳动法的基本要求,如此“转手”显然是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本质上就是在“炒人力”。

根据我国劳动法,用工单位招人的形式一般只有两种,要么以自己公司的名义直接招人,要么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协议,用劳务派遣公司提供的人员,劳务派遣公司只能自己招人,而不允许劳务派遣公司之间再相互签订各种“转手”协议输送人员。


大学生遇炒人力

劳动派遣单位即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学生与翔利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当出现报酬等纠纷后,从法律层面看,只能找翔利公司协调,实际上又规避了此前“转手”的几家中介公司的责任。

但是其实在这起案件中,经过“中介”的层层盘剥,给处理纠纷来难度。这几家中介公司也存在“缔约过失责任”!如果走司法程序,有短信或录音等承诺的证据,这几家中介公司可成为被告。但在现实中,这种承诺往往出自口头,给举证带来看困难。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小编在此提醒大学生,一定要谨防诈骗!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热点新闻
  • 社会图库
  • UFO
  • 图片报道
  • 探索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5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