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卦娱乐>正文

无妻无子无疾而终的王维,真正达到了诗佛境界

2021/12/7 19:14:47 来源:北青网

和大多数盛唐诗人相比,王维的人生带有一股戏剧性的苍凉意味。望族出身,母亲礼佛,给王维取了佛语名“摩诘”,“净”的意思,寄望他长大后可以实现“空宁”的佛家境界。王维九岁即可吟诗作文,少年成名,冠绝京师,却在刚刚绽露光芒的时刻、于政治旋涡中沦为牺牲品,往后一生几乎都游离在政治中心以外。侥幸逃过安史之乱后,王维六十一岁时在辋川寿终,无妻无子,写下告别的书信便安然辞世。身处盛唐,班罗万象,然而经年的风吹来,并没有拂去明珠蒙上的烟尘。王维的一生淡泊与庸碌相交织,没有在政治上实现什么抱负,但于诗书音画,均有所成,禅理佛心,萦绕其间。自成一派。回顾他的一生,便是那一支于繁华之地唱响的隐歌。

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就是从西安——王维的发梦和梦碎之地——出发,循着他贬谪和升迁、动荡与奔逃、最终归于无为安适的路线,来到辋川,在已经不见踪迹的王维墓前,为这位毕生都没有实现政治理想、却在诗画之中获得宁静菩提的诗人,献上一片后世心意。

故事就是从西安开始,那时这座城池还叫做长安,留给如今的,有数量庞大的古物碑林,也有千年不变的河流山水。在灞河河畔,王维曾写下过两首著名的送别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和《送元二使安西》。“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他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一事反复慰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诗中表述的情意真挚,綦毋潜也没有辜负他的劝慰,六年后再度入京赶考,终于进士及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象和时空的转换交错,表达对即将远赴西北边疆的好友元常的深沉惜别之情。

王维诗风清丽恬淡,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翘楚,连孟浩然都要排在其后,并称“王孟”。然而,人生的困苦,仕途的跌宕,加上性格和自幼礼佛的影响,越到后期,王维作品就越是带着一股隽永的禅意。和许多直接把现世悲苦写在诗作中的诗人不同,王维的诗歌里看不见所谓的“愤于时局、哀于身世”,这些负面暗沉的情绪流露并不明显,更多的,还是清新明丽的花鸟山水、旖旎雅致的红豆寒梅、壮阔宏大的浮云落日,包括在塞外所见,“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他所见所书所想,几乎都是明快的色调。

这和王维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他本就是温柔敦厚的人,尽管父亲早逝后作为长子的他需要帮扶母亲应付家中生计,但自幼接受的良好教育奠定了基础,为人处世淡泊无争。年过而立之后,为了奉养母亲,王维经营辋川别业,从此开始半吏半隐的生活状态。山水田园风光和幽静的山居岁月给予他更多安宁的启迪,诗作风格趋向成熟,更具有佛理禅心。

王维和孟浩然作为一对知交,也都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彼此的人生却是迥异。王维一生都在做官,却拼命想归隐田园;而孟浩然一生归隐田园,却拼命想做官。两人都在各自的牢笼中挣扎,不得解脱。如果说前期的王维还有一些政治抱负希望实现,那么后期,做官于他而言,更多只是为家计的考虑。孟浩然“恒有薄产”,而王维,他有母亲和弟妹需要照料,必须依靠这些俸禄维持。向往山水佛禅却囚于世俗,个中滋味,也只有诗人自己懂得。

安史之乱中,王维遭遇人生最大的磨难,被安禄山强行任职伪官。等叛乱平定,王维按律当死,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再加上弟弟极力求情,才得宽宥。后来做到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尚书右丞。一年后上书离职,放归田园。王维三十一岁时,妻子难产而死,他没有续弦,也无子嗣,此时孑然一人,终年住在辋川别墅,茹素,礼佛,极尽简朴。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已达到母亲为他取名时所期望的“空宁”之境。

经过千年更迭,王维之墓如今已被压在一座老楼底下,身前风华和死后枯荣都无从追寻,只剩旁边这棵巨大的银杏树,年年岁岁枯荣流转,幽而复明。在《跟着唐诗去旅行》的尾声,镜头给予这棵银杏长久的凝视,在漫长的风霜摧打中,它仍然保存着自己匀停有致的气韵。正如王维,一生都在经历辞别,父亲,妻子,孩子,母亲,一一先自己而去;又卷入政治沉浮,饱尝艰辛。然而,这些困苦并没有污染到他澄明的心境和清新明丽的作品风格,“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如诗中所言,有妄念才会执着,放下偏执,即可获得空明的大自在。宝酝集团携手《特别呈现》栏目,和您一起《跟着唐诗去旅行》,共同探寻唐代诗人的诗酒人生。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探索图库
  • 八卦娱乐
  • 图片报道
  • 男人世界
  • 幽默搞笑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