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放弃创业板又转战港股,小电能讲出和怪兽充电不一样的故事吗?

2021/4/11 15:00:21 来源:互联网

自从年初怪兽充电宣布进军资本市场以来,共享充电宝行业一直备受关注,今年4月1日,它也终于如愿以偿踏进了纳斯达克的大门。尽管股价不如人意,但试着跟随怪兽充电脚步的选手却一点也不少——这不,同为行业龙头的小电科技,最近也被曝出了上市消息。

据IPO早知道报道,小电科技正计划今年内在香港上市,最快将于本月底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小电并非头回被曝出上市消息。根据浙江证监局的信息显示,早在去年6月,小电就已经与浙商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IPO早知道还表示,小电此前也考虑过在美股上市的可能性。

但现在看来,至少小电是打算放弃A股的上市计划了——从浙江证监局的信息来看,小电在今年3月已经与浙商证券达成一致,终止创业板上市辅导工作。


小电终止创业板上市计划,并非完全没有端倪。

事实上,近期预备在A股上市的科技公司大部分都打起了退堂鼓——据Wind数据显示,从2021年开年到3月18日为止,共计有82家拟上市企业终止了IPO计划。从板块分布来看,创业板最多,高达46家,科创板达29家,主板7家。这份长长的“撤退”名单中,不乏一些知名科技初创企业,例如柔宇科技、云知声、依图科技、禾赛科技等。

尽管各家企业撤回申请原因都不一致,但若是仔细观察其中某些企业,能够发现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有着财务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以柔宇科技为例,其公布的招股书中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惊人的500%;再例如依图科技——其2019年营收为7亿元,但当年净亏损却高达36.47亿元。回报无法覆盖投入、现金储备和自造血能力也不明朗、上市前负面新闻频发……在种种不利因素缠绕下,即使这些企业死撑不退出,最终也很难博得证监会和投资者的青睐。

与上文中众多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初创企业相比,小电所在的共享充电宝赛道并不算那种“投入高,回报少”的苦生意,这点从怪兽充电的招股书中就能看出来。2019年和2020年,怪兽充电的营收分别达到20.22亿元、28.09亿元,净利润则为1.666亿元、7540万元。

但另一方面,怪兽充电也有着营收结构单一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尤为明显。尽管怪兽充电近年来有尝试过开拓新业务,但至今效果都不显著。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怪兽充电的充电宝出售收入仅占总营收的3.5%,广告营收也只有可怜的1.3%。

或许是因为不甚健康的营收结构,亦或许是因为近来中概股的糟糕处境,怪兽充电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随后数天股价也未见大幅回弹。截至4月10日,其股价已跌至8.150美元,日跌幅达1.21%。


作为行业先行者,小电的主营业务和怪兽充电别无二致——密布各商铺门店的大小柜机和移动充电宝就是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也有小程序广告等。此前,小电科技创始人唐永波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要“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其他的额外价值”,但目前似乎仍未有落实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放弃降温的A股和不待见中概股的美股,转投港股或许是小电的最佳选择。

对于创新企业来说,港股的优势在于国际投资人倾向性更强,可以容纳不同程度的IPO。且因为机构投资者众多,融资能力强,港股上市公司财富增值也较为安全稳定。此前,B站、快手等一众巨亏数年未曾盈利的互联网企业都成功在港股上市,参考这些先例,小电成功登陆港股的概率并不小。

即使上市计划并不明朗,小电依旧是行业内的头部选手,这点从它的融资轮次就能看出来。

自2016年成立以来,小电科技已经完成五轮融资,与怪兽充电融资轮数相同。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小电科技历年融资额有数千万人民币到数亿元人民币不等,投资者名单中也不乏红杉中国、苏宁金融、腾讯投资、金沙江创投等知名机构。

此外,小电的地位还体现在它的市场占有率上。据TrustData数据显示,2019年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8.6%、27%、25.1%和15.6%,小电稳居第二名位置。


但与此同时,资本对于共享经济的热情也逐渐冷却,投资机构们开始倾心那些经营能力较强的企业,一味追求点位以及用户规模增长的选手则受到冷落。数据上来看,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业内融资事件数量降到了最低点——一个例子是,从2018年至今,小电仅完成一轮融资,这与它2017年连融三轮的盛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另外,也有选手因为不堪重负而选择与他人“抱团取暖”,搜电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今年4月1日,搜电发布消息称获得8亿元融资,并且将与头部企业之一的街电合并。

此前,搜电并不受资本青睐,除了这轮8亿元融资外,其成立五年来仅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完全比不上屡获融资的同行们。根据已公开的数据显示,搜电与街电合并后,双方的用户规模将突破3.6亿,超过怪兽充电此前披露的2亿用户规模。

投资数量的减少和抱团时代的来临,无一不在警告着先行者们,必须尽快摆脱对资本的过度依赖,建立起自身完善的造血体系——这一点,共享充电宝企业们则纷纷用涨价来应对。

2019年下半年起,“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以及怪兽)极为默契地同时上调充电宝租赁价格,先是从1元涨至2元,近期更是涨到了4-6元,有代理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酒吧、KTV等场所存在10元/小时,甚至更高价格的充电宝。


企业为保证充足盈利,上调租赁价格确实是常事。但实际上,在这两年的价格变动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反而不是平台方面,而是商家——他们在议价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有从业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商家甚至会主动要求提高充电宝租赁价格,特别是那些消费人群水平较高的商家,“他们不喜欢自己店里摆着价格低廉的充电宝,那样会显得很没面子。”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面上几家主流平台竞争的加剧,共享充电行业的成本结构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为了争取市场,各大平台开始向商家让利,甚至缴纳“入场费”独家买断商家的共享充电宝品牌选择权。“以前用户花钱租赁充电宝,平台能赚到100%,现在可能只有50%,剩下50%都落到了商家的口袋里。”

本质上,共享充电行业并没有什么门槛和护城河,几家头部平台从运营模式到产品大同小异,难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差异化。在盈利压力和竞争对手的威逼之下,涨价是无法避免的结局。但这又催生了一个问题——消费者会不会接受租赁价格过高的共享充电宝?那些平时需要高频使用手机,又不喜欢随身携带充电宝的用户暂且不提,一些忠诚度没那么高的用户会不会就此“脱离苦海”,购买属于自己的充电宝?


此外,还有一个更遥远的问题等待着小电们——快充技术和电池容量的进步。

目前来看,包括OPPO、小米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快充技术,其中OPPO甚至亮出了史无前例的125W快充技术,被业内人士视为“智能手机迈入百瓦快充的第一步”;另外,各大手机厂商在电池容量上也下了很大功夫,4000毫安基本已经成为行业标配。具体来说,快充技术的进步使得用户花在充电上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大容量电池的出现让用户甚至一天不必充电,这对于共享充电平台们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离奇事件
  • 男人世界
  • 美女明星
  • UFO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