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一家不容三姓人”说的是一个家庭难容三个不同姓氏的人,而不是具体指哪三种姓氏。
比如父亲姓a,母亲姓b,儿女自然姓a,这一家不能容下第三姓c,假如出现第三姓会怎样呢?
我们都知道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家庭和谐社会就稳定。比如现代家庭都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多数家庭中,丈夫和妻子的姓氏不同,婚后生下的子女多数随父姓。
这时家庭没超过两个姓氏,虽然过日子也有吵架拌嘴的时候,基本属于“内部矛盾”。
要么是为教育儿女之事争吵,要么为家庭琐事拌嘴。
虽然吵架拌嘴,老夫老妻之间没有隔夜仇,父母和儿女之间更没有隔阂,毕竟“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儿女们也知道是为他们好,这是血缘至亲关系所致。
一旦儿子长大结婚娶妻后,儿媳妇的加入就会出现第三个姓氏,(其实这里说的第三个姓氏,更多指的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第三个人的出现)。
儿媳妇和公婆之间的关系很脆弱,毕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主要是婆婆和儿媳妇之间事多,如果摊上一个没有教养且任性而为的儿媳妇,加上儿子是个怕媳妇的窝囊废,这个家庭基本就没有安生时候了。
“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大闹”,老两口可没这么大的精力对付,公婆不堪其扰,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家另过,把好房留给儿子和儿媳,自己搬到老屋苦度余生,一个大家庭就此解体。
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很常见,大家从农民频道可以看到这样的节目。
在古代“一夫多妻”的家庭更是如此,三个女人一台戏,妻子多了家庭纠纷不断,宫廷古装戏大家也看到了,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上演了一幕幕狗血剧。
当和儿子分家另过后,两个家庭恢复到了原来的两个姓氏,这时候“婆媳大战”基本也就平息了,由此古人总结出了“一家不容三姓人”这句话,还别说挺形象丰富的。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丈夫死了妻子,重组家庭,超过了三姓氏,家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继母和原来孩子之间的关系,这种母子关系没有血缘,从心里是相互排斥的,继父和后老伴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关系很脆弱,都需要用心呵护。稍有不慎就会爆发“战争”。
综上所述,“一家不容三姓人”适用于大多数家庭,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