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新闻>正文

马云、柳传志、宗庆后,这些知名商人都摆过地摊

2020/6/5 8:41:41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下一个马云说不定正在摆地摊!那些年摆过地摊的浙商 )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地摊经济”随之成为热词,其实今天成功的企业家很多人都有过摆地摊的经历。

这几天,网上关于浙商大佬当年摆地摊的往事又被拿出来热炒了一阵:1994年马云成立海博翻译社,为了维持运营,马云前往义乌批发鲜花,白天工作,晚上摆地摊;创业之初的宗庆后也摆过地摊、蹬三轮叫卖棒冰和文具……

草根浙商大多有练摊史

这几天,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持有者章华妹,开出了“温州华妹服装面辅料市场”,场内设有服装面料辅料销售区域、服装设计工作室等,希望“给温州服装商品物流集散赋能”,培养更多章华妹式的大众创业者。

时光回到1979年,有一天,正在家门口摆摊的章华妹一抬头,猛然看见一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朝她走来。她慌忙收拾货物准备进屋,却被来人叫住:“现在国家政策放开了,允许私人销售货品,你们来工商局登记领证就可以合法经营了。”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个体户。

被称为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的温州人章华妹是从偷偷摆地摊卖纽扣开始的,而至今仍在义乌收藏品市场经营一家商铺的冯爱倩因为也因为摆不了地摊而拦下了县委书记争辩……我们观察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代浙商,发现大多人都曾有过练摊史!

在如今这些功成名就的浙商当中,除了前面提到的马云、宗庆后之外,南存辉也曾摆过地摊。

南存辉在辍学后做起了小鞋匠,不断往来于街头巷尾,主要就是帮人补鞋子、擦皮鞋。在擦皮鞋的过程中,南存辉很善于向不同人群学习。他曾给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跟一位卖阿胶的商人聊了起来,“我这个擦皮鞋的和卖阿胶的本来没什么关系,但我觉得说不定里面有商机”,就这样还请对方吃了顿饭。

当时镇上的人们都开始搞发展,家庭工厂随处可见,镇上也开始不断涌现各色各样的家庭电器。这些现象都让南存辉辗转反侧,与其一直修鞋为什么不能抓住时机放手一搏呢?刚开始对于南存辉来十分的艰难,他并不了解电器。南存辉白天还是照旧去修鞋,晚上就和几个朋友捣鼓起产品装配。他们边研究、边学习,慢慢开始了解电器。经过仔细盘算,南存辉决定开始摆地摊卖电器,不久后有了自己的店面,再往后开办了“乐清县求精开关厂”,便是正泰集团的前身。

如今陷入低谷的一位浙江前女首富,也曾多次讲述过自己的创业史:某年过完年,拖着大包小包准备外出继续摆地摊生涯,然而突然之间不想再如此“流浪”,随后就有了曾声名远播的某视频龙头企业。

哪些地方摆过地摊的浙商最多

改革开放之初,商品经济大潮奔涌而来。从后来成功浙商的历程看,温州、义乌等地摆地摊的最多。着当然和当初义乌、温州、台州等地商品交易相对发达有关,最早一批小商品市场就诞生在这些地方。

如果说,人们所熟知的冯爱倩摆地摊不成找县委书记理论,成就了义乌成为小商品之都;那么,王碎奶,一个现在听来有点陌生的名字,曾是一个响当当的风云人物,她让永嘉桥头镇渐渐形成一个区域性的纽扣贸易集散地。

1979年的一天,王碎奶像往常一样,忙好家务到镇上人气最旺的桥上闲逛,见到邻村的叶克春两兄弟在桥上卖纽扣,生意红火,她“蠢蠢欲动”。回家一商量,王碎奶拿定了主意。她东借西凑带了500多元钱,爬上火车去全国各地找纽扣厂。不出10天,一麻袋纽扣卖完,赚了200多元!而当时全国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才刚过100元。这样的收获对于王碎奶来说,简直是奇迹。

在台州,三十多年前路桥一带已是“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的繁荣之地,商品经济发达,小商品贸易如火如荼。据台州银行一位老员工回忆,当年新大街一带到处都是摆摊的经营户,如今他们当中很多如今已经事业有成了。

浙商遍天下。浙江省域之外,还有不少浙商也时从摆地摊开始的:从摆地摊到开服装城,来自义乌的骆善文,见证了新疆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自温州永嘉的弹棉人后代郑永建从摆地摊卖饰品到在商场柜台代销卖鞋,如今成为12万青海浙商的舵主;来自温州瑞安的刘光华刚出国时曾在罗马火车站摆过地摊,如今已是意大利侨界成功商人……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男人世界
  • 社会图库
  • 图片报道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网络焦点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