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焦点>正文

为什么造不出女团?

2020/6/1 15:01:35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oNews”(ID:ilovedonews),作者 程梦玲,编辑 杨博丞。36氪经授权发布。

2018年,腾讯视频推出过一档女团纪录片——《女团》。

这档节目是通过观察者张绍刚的视角,以及两位偶像团体出身的知名艺人黄子韬与ella的现身说法,从多个维度向观众揭秘中国女团成长的行业现状,记录怀揣偶像梦想的少女们舞台背后真实的生存境遇。

《女团》本意是为即将上线的《创造101》播出预热,该节目中的人物后来以导师或选手的身份出现在《创造101》中。《女团》上线时间选在了《偶像练习生》总决赛NINE PERCENT成团出道后的第六天。此时国内粉丝市场对这个好似“舶来品”的“养成类偶像团体”呈现出高涨的热情,粉丝狂热,资本追逐。

然而,在当时《女团》的节目中,张绍刚却提到了自己对于这些女新人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了担心,采访蜜蜂少女团CEO 陈英杰的过程中也提到了女团未来发展这个问题。但面前的CEO用“愿景”和“未来”回应后,在接下来连续两次追问中均没能正面给出自己的具体规划。

《创造101》播出后,节目中诞生的火箭少女队成为2018年的“流量收割机”。成团即拥有着现象级的话题讨论量,收货庞大粉丝群体,影视、综艺、代言邀约等纷至沓来,女团市场肥田沃野。于是,不少人欣喜道:“韩日女团席卷亚洲多年,如今内娱女团的盛世今年应该终于要到来了。”

但,它真的来了吗?

两年过去,被称作是重燃大众“女团”热情的火箭少女队即将于今年下半年到期解散,高光“时刻”留在了出道期间,团队作品只有一首《西虹市首富》电影里的插曲《卡路里》。

选秀综艺带来了“成团热”。《创造101》过后,市场上涌现了至少9支女团,可蜂拥而至并不能代表市场盛况,这些女团鲜有“出圈”成名。

当前,在播的两档大热选秀综艺《青春有你2》和《创造营2020》,话题热度在同期播出中表现尚佳。但是一档节目自开播后被大众讨论的话题多是选手们的“花边”“黑料”;而另一档虽喊着“最严标准选女团”口号,但导师的迷惑发言和不明确的输赢判定却让大众对于所谓“标准”失去信心。

时至今日,再面对国内女团发展问题时,可以作为正面回应的恐怕只有“愿景”与“未来”。

国内女团也曾有过盛世,甚至早于韩团。

在众人看来,中国女团创意源于韩国,但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已出现了原创女团。

对于韩国女团来说,除了国内近两年盛行的女团养成综艺模式是效仿韩国偶像团体出道选拔节目《PRODUCE 101》,其自20世纪末就形成有标志性女团,且至今更迭四代未有明显断层。

韩国的一代女团中被称作是“韩国第一个性感女团”的Baby V.O.X(成员有韩国早期苦情剧女主角之一的尹恩惠)以及彼时同期中名气最大的S.E.S 均出道于1997年,培养出国民妖精李孝利的Fin.K.L. 出道于1998年。

在随后发展中,每个阶段也都有代表性女团。如二代代表有:少女时代, KARA ,Wonder Girls, 2NE1;三代有:Miss A,EXID,SISTAR;四代有:TWICE ,Red Velvet,Blackpink等。

而凭借“开心鬼”系列电影在香港风靡一时的“开心少女组”则出道于1985年的。和韩国女团歌舞出道的发展路线显有不同,开心少女组则依托演戏走红成团。与此同时,该组合还推出了“开心鬼”系列唱片。随着影片广受欢迎,加之定位准确,组合名气迅速扩大,后被称作是香港影视和乐坛的双料女团始祖。

在仅隔香港的内地,也曾在1995年诞生过一直歌舞组合——青春美少女队,其定位为亚洲最年轻青春偶像组合。团队成员均经过培训挑选,最初是由旅日华人陈丽卿从自己创办的北京青春鸟影视艺术发展中心学员中选拔五名歌舞形象具佳的少女组合进行推广,而后发展出多组形式。这和时代峰峻在培养出TFBOYS后开始筹备二团的发展路径相差无几。

青春美少女队在改革开放后的内地迅速掀起了一股青春活力潮。其组合曾受邀参加过6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拍摄过近20首MTV作品,还曾代表内地出访过日本、韩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她们演唱的由罗百吉填词谱曲的《i miss you 》,相信不少90后仍记忆犹新。

但是,青春美少女队掀起的内地女团热潮未能持续时日,甚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地再无标志性女团出现。

直到二十一世纪初,伴随华语乐坛崛起,一批港台女团出现并获大众关注——4 in love、twins、SHE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然而,至今在人们脑海里停留的女团却依旧是这些出道已有20年的古早女团。

每个女团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式。像黑涩会美眉这样的演唱综合女团就是通过综艺选秀的模式进行组团——《我爱黑涩会》在参赛者竞选出9名优胜者进行组合,这种综艺选秀模式当时也在内地娱乐市场受到宠爱,像2006年前后的“超女”“快男”,只是它们未被用来造团。

2005年,内地曾出现过一支“声势浩大”的女团,号称中国首支在“国际明星制造机制”下打造的原创女子音乐团体的明骏女孩(MG-BABY)。明骏女孩在出道后,在音乐节目和演唱会上均下了不少功夫,甚至曾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明星啦啦队,但最终也没能给太多人留下印象。

而后几年间也曾接连出现过蝴蝶组合、七朵、女子十二乐坊等女团,但均未引起大范围讨论。

近二十年间,内娱(内地娱乐)女团市场寂静无声。随着近几年剧场制度、练习生制度等成功案例模式被引入国内,女团才被重点关注划进开发项目。

可以说,2018年是内娱女团产业发展史上的拐点,《创造101》推出火箭少女队占据流量顶端后,内娱女团市场被再次点燃。

而事实是,内娱女团市场在2016年前后就开始被大肆耕耘。

随着日系运营模式的SNH48系女团在国内崛起,女团生产风潮涌动。2016年间,形形色色的大小女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道。此时,选秀养成模式就已经被放进综艺节目在各大卫视盛行,如浙江卫视《蜜蜂少女队》、东方卫视《加油美少女》、湖南卫视《夏日甜心》等。

但制造女团也需要自己独特的模式,一味模仿也会断送前程。《加油美少女》是最先效仿韩综《Produce101》的女团养成综艺,但节目却没有像《创造101》一样大火,甚至没有孵化成功案例,仅有个别成员签约奇迈文化并与旗下其他成员组成了ACEMAX-RED女团。

除了综艺选秀造团,跨界涉足女团的也不胜枚举。同道大叔的星座女团Astro12、帝吧出品的神龙妹子团、心动网络的战斗少女ATF等。不少经济公司也在这时推出过一些女团,如SING、1931、sunshine等,甚至老牌选秀《超级女声》也打出了“超级女团”的概念。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女团数量达到近300个,几乎平均一两天就有一个女团出道,女团产出数量超过了此前十年间国内女团总数。

数量上的井喷发展并没有为内娱女团市场带来繁荣,甚至还为如今女团市场的困局埋下隐患。一方面,这些女团多是圈地自萌难以复制前辈的女团盛世;另一方面,市场上大批女团涌现,赛道拥挤,造成了部分专业“造团”经纪公司的不安。

聚粉文化创始人孙华宁曾在采访中分析道,要制作更优质的女团投入太大,对所有公司的现金流都会形成挑战。当如此多的女团涌现,令原本就有限的市场空间极具缩减,特别选秀综艺这造团模式给予更多非专业经纪公司加盟机会后,专业“选手”们则不得不考虑这样前期投入成本高,后期回收慢传统造团模式是否可行。

在市场催促下,女团变成了一门“抢快”生意,想办法在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上进行压缩,将女团养成直至获利的周期缩短。尤其是综艺造团模式,通过粉丝投票养成方式将女团赚取收益前置到女团培养期,入局者们开始将更多心思放在送女孩们去出道。

因为此种模式下,女孩们出道前在“赚钱”;若有幸出道,在综艺中已经获取到一定的流量依然可以“赚钱”。

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弊端。现有的女子训练生有限,难以满足短时间内大批量的成团需求。而经纪公司最为迅速的解决办法则是重复利用她们。因此,各大热门的选秀综艺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张熟悉的面孔。

如《创造101》中的选手不少都是2016年成团大军中的队员,出自SING女团的赖美云、蒋申、许诗茵、秦瑜,3unshine队员......而当前的《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几乎就是这几年间的女团收容所。

这些女孩们被反复送入赛道,没有出道的在出道,出道的也在继续下一轮出道。女团们一直在出道,却从未被发展。

找出十几个唱跳出众的女孩,难吗?

内娱女团的盛世已让大众和业内翘首以盼了太久,曾有网友团恨铁不成钢地问道:“对比日韩,我们有着14亿人口基数。不缺市场、不缺钱,可想找出十几个唱跳出众的女孩组成组合怎么就这么难?

《青春有你2》制片人吴寒表示,随着这些年的积累,女团练习生的储备量不仅充足而且实力过硬。过往的选秀综艺中也可以看到,是不缺才艺出众的选手的。

吴寒认为,她们之中许多人之所以不被外界所知,是因为缺少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与平台。

但像蜜蜂少女队、火箭少女队这一类综艺选秀女团,在节目中曾得到过很好的展示,且在高热度、高人气、高流量的伴随下出道,而最终成团发展依然不景气。

丝芭传媒CEO陶莺提到,偶像艺人只有通过更多被市场接受的作品才能获得更多的粉丝,并稳定其粉丝群体。国内女团的运营体系并不健全,成团后既不能保证稳定的作品输出,又缺乏舞台机会与粉丝互动见面,当选秀综艺热度过去,女团会逐渐“冷”下来,沦为年抛型偶团。

这是其症结所在。

因此,有人开始悲观认为内娱土壤不适合偶像团体发展。但究竟是内娱土壤不适合偶像团体发展,还是照搬日韩模式造出的女团不能很好的与本土市场镶嵌?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日韩女团“模式”背后的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深入了解这些“效仿团”在内娱水土不服的原因。

以日本女团AKB48,在初步“养成”上依赖上其民间浓厚的御宅文化背景。AKB48核心粉丝群锁定在沉浸于网络文化的“御宅族”们,且各个成员按照“二次元”的审美观包装特质形成标签化,使之成为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并在后期的综艺节目、公演、杂志等平台的曝光中不断强化。如“48系”成员出演的电视剧《马路须加学园》则是将角色性格依据成员自身属性来设置。

但这种模式就无法照搬到国内,因为中国没有过度的“宅”文化作为背景,养成的女团更多走入了二次元小众圈子的封闭模式。

此外,日韩女团的后续运营支撑主要依赖于小剧场、演唱会、唱片、周边贩售,这是基于日韩严谨且健全的音乐版权市场。而中国目前在音乐版权市场还未十分健全,加之付费音乐市场不景气,线下演唱会、见面会等活动的投资成本较高,这让以唱跳为主的女团缺少了推广平台,难以有机会高频率举办。

中国内娱女团在复制运营模式的过程中,只看到了日韩表现于市场中的人物、资本,却忽略了社会背景、文化沉淀等真正支撑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当前内娱市场上绝大多数女团制造者专注的方向是训练生本身。有经纪公司曾表示:“只要能批量培养出优质艺人,就可以在市场中获取绝对优势地位。”

显然,这是对于“养成”二字的理解不够。

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能够吸引粉丝的决定性因素并非作品质量,而是偶像特征是否鲜明。

就好比《创造101》中,各项才艺都拖后腿的杨超越最后依然能高位出道。“养成”支撑粉丝投入时间和金钱的并非女孩们舞台才艺价值,而是其对于粉丝的情绪牵动。

因而在打造“养成”女团时,日本是基于“宅”文化背景下,粉丝寻求慰藉的心里;韩国则是基于国民对“美”的追求背景。

“我们还处于比较基础、甚至说接近于0的底线,是有足够的起跳空间与规划空间做女团。这个市场看似出现断层,实则蕴含着极大的尝试空间与可能。”《青春有你2》总导演陈刚分析内娱女团市场时说道。

此话固然不假,内娱女团市场不仅有着足够的起跳空间,还有着足够大的收容潜力。只是,在行业前景渺茫和市场体系本土化创新力不足的情况下,让大量非专业公司涌入,只会造成市场虚假繁荣,令女团市场更加动荡。

在行业都未想好发展方向时,被送入赛道的女孩们最终将会沦为牺牲品。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图片报道
  • 美女明星
  • 男人世界
  • 社会图库
  • 热点新闻
  • 大话社区
  • 图片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