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图库>正文

禁止未成年人任网络主播?多数网友对“一刀切”表示赞同

2019/3/11 8:10:52 来源:互联网

“网络直播”在当下司空见惯,在年轻一代中更是流行。各种“一夜暴富”的故事,刺激着不少年轻人投入直播大潮。

但伴随这股浪潮而生的是争议纷纷,尤其是未成年人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有没有准入门槛,一直模糊不清。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青联界别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是4.25亿。

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展的调研显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网民中经常观看直播的比例分别达到6.4%、18.3%和20.5%。

针对青少年网络直播相关现象,青联界别调研发现以下几点隐忧:

青联界别调研发现,直播平台门槛较低,因此涌现出一大批依靠低俗内容赚取流量、牟取利益的主播,直播评论区也频繁出现不雅内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正处于道德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辨别能力不强,观看这类直播会误认为这些行为可以成名、获利,甚至会效仿,这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大多缺乏个人保护意识,在直播中可能被诱导泄露姓名、学校及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另一方面,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人摄入直播画面。个人隐私泄露将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很多潜在风险。

媒体多次报道未成年人随意动用家长、网络账号打赏主播的行为,其中有的数额巨大,给家庭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大部分家庭与平台交涉退款时,往往因无法证明是未成年人消费而难以伸张权益。

针对以上问题,青联界别建议:

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细化监管规定和处罚措施;

明确规定主播准入条件,制定合理的申请测评,完善主播资质审核;加大对审查监管不力、不及时处理违规内容直播平台的查处力度;

畅通网民检举不良信息的渠道。

在用户注册及技术方面,青联还建议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注册直播用户的条件、流程;鼓励企业开设“家长控制模式”,杜绝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身份证进行注册,在打赏、充值、提现等环节设置实名或人脸认证;加快技术创新,完善内容审核;制定行业自律公约等。

值得关注的是,这条建议一出,就获得了网友的一致支持。



在网友看来,网络直播平台存在的乱象以及所传递的价值观,对未成年人来说丝毫没有好处:





也有人觉得应该在限制内容上下功夫,而不是年龄:




但是网友也反驳道,事情就是有利有弊的,但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肯定是弊大于利的……



据央视去年4月报道,“快手”“火山小视频”直播短视频平台传播涉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社会舆论反映强烈。


去年4月,国家网信办官方网站发布消息:针对“快手”“火山小视频”平台上传播涉未成年人的低俗不良信息,国家网信办对这两个平台进行了约谈,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事实上,互联网产品是否应当建立针对青少年的分级体系,一直是各方热议的话题。

青少年模式下,用户在推荐首页将只能浏览由抖音青少年内容团队精选出的短视频,包括教育、知识、绘画、摄影等方面有趣有用、寓教于乐的内容;正常版本中的搜索发现入口将被关闭。

在该模式下,有“只呈现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无法进行打赏、充值、提现等行为;无法进行直播”三条说明。此前,快手已经表示严禁未满18岁用户开通直播权限。对于未成年人打赏问题,快手称,通过用户画像技术识别未成年人后,快手将实行全额退款政策。

包括加强身份认证;建立针对青少年用户优化的内容展现机制;明确禁止未成年人打赏;强化举报入口等。

虽然已经有平台限制,但是未成年人从事网络直播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更多的是约定俗成,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渴望被关注,希望能挣钱,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问题是,如今的直播平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种管理措施尚未跟上。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那些“造富神话”中有几分正能量,那些猎奇猎艳中有几分知识增长,他们并不能分辨。而且很有可能的是,耳濡目染久了,他们的价值观会模糊混乱,以为那样的路径才是通往成功人生的“捷径”。

当然,即便日后网络直播平台的管理日渐完善,未成年人能不能当主播依然有待商榷。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鼓励孩子们勤工俭学、模拟创业,但大多数负责任的家长都不会让其沉迷其中,主次不分。因为无论以知识储备量论,还是从心理发育水平言,未成年人仍处于自我素质能力的积蓄和提升期,扎扎实实上好学、长见识、长身体,才能为人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好基础。

事实上,我们也曾耳闻过一些悲剧。在2015年,曾有年仅12岁的小学生,辍学直播打游戏。因为其游戏水平高、围观者众,月收入超过三万元,许多人还将其视作成功榜样,并点赞支持他的父母“有远见”。但不到几年,新鲜劲过后,他的直播间观众不过寥寥几人,所在平台已化为云烟。这样的孩子,在千千万万“网红流水线”中不过一个匆匆过客,对于一个家庭却是全部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而言,“一刀切”可能断绝了极个别“天才少年”的成功之路,但对于更多家庭的孩子是最好的保护。

直播平台这一新兴事物的监管,是一项综合性工程,父母的教育、学校的宣传、社会舆论的导向等各方面都需要引导、培养、成熟,这需要时间去完成,但未成年人的保护一时一分都不能放松。因此,希望相关禁止性规定来得更快些,给未成年人一片净土。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UFO
  • 未解之谜
  • 奇闻异事
  • 预测未来
  • 探索图库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