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女明星>正文

36年前北京人艺这部话剧吸引观众晚上排长队买票,看完不着急走

2019/2/23 10:12:33 来源:互联网

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创作于1949年,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是米勒戏剧创作的巅峰。《推销员之死》的主角威利·洛曼是一位逐渐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事业能力、自尊心和希望的推销员。最后,他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在深夜驾车外出,车毁身亡。这部作品一直被视为是一场对在资本主义下的“美国梦”相当严苛的批评。

作者杨庆华



《推销员之死》的结构使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剧中人物之间不再有墙做间隔,尤其是主要人物威利·洛曼,他可以“穿墙而行”。于是我们会看到,威利不断地在客厅、前舞台以及在虚幻的过去中,还有在想像中与哥哥本对话。

当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还不习惯这样超现实主义的风格。饰演查利的演员朱旭回忆:“阿瑟·米勒最先排出来的是打牌那场戏。威利面对着自己看不起,但又比自己得志的查利,他‘走神儿’了,想起他的哥哥本。这时本的形象在舞台上出现了。威利和他脑子里的本交谈着。查利不懂这是怎么回事,他在说什么呢?东一句,西一句的?在排演中我总是搞不好。我对阿瑟·米勒说:‘在读剧本的时候,我用手指捂住本的台词,单看威利和查利两个人的对话,非常有趣。可是在排演中,不知是什么原因,总是不满足。’阿瑟·米勒说:‘好,我们不让本上场,只由你们两个人对话。’当我听到威利没头没脑地说一句:‘她早去世了’,我才感到惊讶:‘谁?!’演威利的英若诚也被我吓一跳:‘什么谁?!’对了,原来毛病出在我还没有能从我的视觉、听觉中完全排除本的存在。然而查利对本是一点儿感觉都没有的。事后,大家和导演说笑话:‘我们好不容易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要求在舞台上做到了真听、真看,没想到你的《推销员之死》却要求演员在舞台上真不听、真不看。’经过这一排,我找到查利当时的感觉了。那些谁也不挨谁的台词写得多么巧妙啊!妙就妙在它一刻也没有离开他的角色。”

在排练过程中,阿瑟·米勒对剧中人物的深刻理解给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分析剧本时,阿瑟·米勒对演员们讲:“威利·洛曼尽管糊涂、荒唐,有时疯疯癫癫,但是,这部戏里所有的人物都在某种程度上喜欢威利·洛曼,甚至爱他。他死后,不但他周围的人,就连观众都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了他就空了一大块······”饰演琳达的演员朱琳回忆:“试妆时,他(指阿瑟·米勒——作者注)看到我说:‘啊,威利娶了一个漂亮的演员!’接着又对我耳语’你不要把自己化得这么漂亮,因为你演得很好,太漂亮就不是这个人了。’我立即要去改装,他又补充说:‘但第二幕你可以漂亮,第二幕是你们全家欢乐的顶点,氢气球又飘起来了,家庭充满阳光,要转运了,一切希望就要实现了,要快乐到一个相当的高点,这时你要漂亮一点。’”

演员顾威在《推销员之死》中饰演威利·洛曼的B角。他回忆说:“排戏的时候,朱琳演着演着就哭了。阿瑟·米勒提示朱琳:‘你在舞台上不要流眼泪,表演上要控制。’阿瑟·米勒的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我做导演,也强调演员不要在舞台上哭,一哭演员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流眼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打动观众的不是眼泪,而是角色的内心状态。”

《推销员之死》有一个副标题:《两幕私下的谈话及一首安魂曲》。戏的尾声就是“安魂”:威利·洛曼已经死了,他的妻子琳达、儿子比夫和哈皮、邻居查利参加他的葬礼:

对于戏的这个尾声,剧院领导提出意见:“这场戏在美国行,但在中国不行。故事结束了,威利·洛曼死了,就他几个家人、朋友、邻居在那儿谈论这位已死的人。谁要听这些?谁会留下来看这场戏?”英若诚解释说:“这场戏很有震撼力。大家都经受了情感上的冲击。我相信观众会耐心去听。”剧院领导又提出新的理由:“戏太长,几点结束?怎么着也得十点左右吧?我们需要考虑观众怎么回家,公交末班车过去就麻烦了……”英若诚依然坚持保留戏的尾声,但他也担心戏太长的问题。当时北京几乎没有私家车,如果几百人赶不上公交末班车就麻烦了。

还有一件事让英若诚担心,就是怕观众弄不懂“人寿保险”是怎么回事,因而也就不明白威利怎么能用自杀的办法把这笔钱留给家人。排演《推销员之死》的时候,“人寿保险”这个名词对中国人来说还十分陌生。英若诚想出一个办法:在演出节目单上专门解释“人寿保险”这个名词。

1983年5月7日,《推销员之死》首演。英若诚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据英若诚回忆:“首演那晚,阿瑟·米勒也很紧张,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不住,满剧场溜达。从各个角度听,感觉观众的反应,判断他们是否在该笑的地方笑,该静场的地方静场。大幕闭上后,观众席一片寂静,那对我们来说是漫长的一刻。可突然间,不知是谁领的头,雪崩一样,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还有人在喝彩。我松了一口气,同时又很激动。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观众席中没人去关心末班公共汽车,没有人从散场门往外跑,相反,观众们都涌向舞台,喊着好。这次成功是巨大的成功。那掌声是我作为演员从未体验过的,就像是潮水。阿瑟被请上舞台。演出结束后,没人顾得上去卸妆,我们聚在一起喝着烈酒。即使通常只喝茶的演员,那晚也喝上一口。”

在《推销员之死》的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阿瑟·米勒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正如演员朱琳所说:“没有他的帮助,就不可能有今天比较准确的琳达的形象。同样,没有他的导演,就没有今天的《推销员之死》。他走了,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事迹。我和大家怎能不时时怀念他呢!”演员顾威在家中接受笔者访谈时说:“美国导演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留下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戏,培养出了一批演员。排《推销员之死》时,英若诚对我说:‘如果把这个戏拿下了,今后一切舞台人物都没挡儿了。’英若诚说的没错,威利·洛曼的确是我表演生涯中挑战最大的人物,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人物。对我表演的锻炼是空前的,也可以说是绝后的。”(本文的主要参考资料有《<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阿瑟·米勒手记:“推销员”在北京》)


本书不但收录了阿瑟·米勒作为剧作创作者的心声,还有他作为导演在北京的经历,以及几位主演的感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北京人艺经典剧目《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具有一定的史料与学术价值。


在这本英若诚晚年的自传中,他回忆了三年的监狱生活,困苦中夹杂着风趣,艰难中保持着乐观;接着开始叙说他的家族史及早年教育;最后介绍了他在戏剧、电影方面的职业生涯和在文化外交上的作为。


本书是以米勒1983年的排练日记为基础写成的。在“缘起”中米勒写道:“1983年春,我每天早上九点到中午、晚上七点到十点导演这出戏,下午则写日记……在那两个月里,我兴奋地、努力地工作,以独特的角度观察着中国。”

(原标题:36年前,北京人艺话剧《推销员之死》同样吸引观众晚上排长队买票

对演出的担心没有发生)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 热点新闻
  • UFO
  • 大话社区
  • 预测未来
  • 幽默搞笑
  • 八卦娱乐
  • 男人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759281825.
COPYRIGHT © 2014-2024 xiaoqiwe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笑奇网粤ICP备17087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