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俄罗斯承诺不会派出地面部队,但是随着空中打击的持续,俄罗斯派出小规模的地面部队则是十分可能的。空袭打击需要地面情报和侦察的有效配合,因此俄罗斯的空中打击需要俄罗斯派出一定的地面部队进行战场侦察和情报搜集。除了情报支持以外,为了更好的同叙利亚空军合作,俄罗斯需要派出更多的联络官员,同时也有消息显示俄罗斯将派出军官训练叙利亚士兵。未来俄罗斯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存在将很可能会随着战场需求逐渐增加。
在地区层面,俄罗斯致力于建构自己的地区反恐联盟。俄罗斯除了过去数月内同伊朗情报和军事机构进行一系列互动之外,还组织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共同建立了反恐情报中心,共同应对包括“伊斯兰国”在内的极端组织扩张威胁。与此同时,随着俄罗斯空中打击的展开,有消息显示更多的伊朗“志愿军”开赴叙利亚,并且会配合叙利亚政府军在多个地区发动一系列攻势,希望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西方世界的批评。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讲,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是在美国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尽管美国批评俄罗斯的军事打击目标更多的针对叙利亚反对派而不是极端组织,但是俄罗斯的军事介入有利于维护当前脆弱的叙利亚战场平衡。从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美国和海湾盟国之间就叙利亚问题就一直存在着矛盾。美国认为,推翻巴沙尔政府固然重要,但是在当前情况下更需要打击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而海湾盟国则认为,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是推翻巴沙尔政府的重要力量,在“倒巴沙尔第一”的战略指导下,极端组织的扩张是可以容忍的。可以说,美国和海湾盟国在叙利亚未来是“世俗化”还是“伊斯兰化”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此番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战事,很可能是得到了美国的谅解。有消息称,俄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举行会谈,就协调打击“伊斯兰国”取得共识。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默许俄罗斯的空袭是本次“普奥会”的成果之一。而且为了打消西方国家的顾虑,俄方数次强调不会派遣地面部队进入叙利亚,也算给美国留足了面子。已经在叙空袭“伊斯兰国”一年的美国表示,欢迎俄方打击极端组织。但是,美方要求俄方“找准目标”,不要轰炸叙反对派。为避免俄美战机在叙上空“擦枪走火”,双方同意短时间内开始对话。这也意味着美国和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上并不是“各干各的”,而是不断的接触和相互“通气”,协调彼此的立场和关切。
当然,俄罗斯的军事介入存在着底线,那就是不会大规模派出地面部队。首先俄罗斯大规模派出地面部队会引起叙利亚周边各国的警觉,更会引起西方世界对俄罗斯战略意图的进一步担忧;其次俄罗斯大规模动用地面部队直接介入,势必将会帮助叙利亚政府在各个战线取得巨大进展,而这需要巨大的前期准备,包括选取和扩建新的港口以供大规模军事行动补给,人员调配以维持前线作战,至少从当前看俄罗斯仍然不具备在叙利亚开战大规模地面行动的能力;第三,即使俄罗斯能够具备大规模的补给和支援能力,是否直接派遣大规模地面部队仍然存疑,毕竟叙利亚境内情况复杂,贸然直接出兵,将很可能让俄罗斯重蹈上世纪苏联在阿富汗的悲剧,反过来也会形成巴沙尔政府“俄罗斯傀儡”的印象,不利于叙利亚政局的稳定。
俄罗斯为了能够出兵叙利亚,已经在过去的数月里做足了外交沟通,并且也进行了情报与后勤上的准备,因此能够在空袭的头几日举得较大的战果。从当前态势看,俄罗斯的军事打击仍然是为了稳固叙利亚政府军的战线,平衡叙利亚国内战场形势。可以说,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不仅是对国际反恐行动的极大支持,也有助于加强自身在叙利亚和中东地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