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为强盛的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很高,有着极高的审美趣味。当时北宋实行的不是单都制,而是双京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首都都是那些城市。
网络配图
北宋的首都为汴州开封府,即今河南开封市,时称“东京”。宋初仍实行隋唐的“两京制”。赵匡胤(太祖)即帝位后,设陪都西京,与东京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北宋的西京并不是唐时的长安城,而是距宋祖陵所在巩义较近的唐东京洛阳。
此后,北宋又设立了南京应天府和北京大名府两个陪都。应天府和大名府,一南一北,故称“南京”、“北京”。这样,北宋都城实为“四京制”。
网络配图
北宋时,南京的政治地位很高是缘于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恭帝时领宋州归德军(今河南商丘境内)节度使,在境内的陈桥镇策动兵变,夺取帝位,史称“陈桥兵变”。赵恒(真宗)当皇帝时“思显先烈”,于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升归德军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升应天府为南京,成为陪都。
网络配图
与宋一样,中国北方的辽、金也实行了“多京制”。以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为例,前期以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境内)为首都。先设辽阳(今辽宁辽阳)为南京,后改为东京,重设幽州(今北京西南)为南京,称燕京;再设云州(今山西大同)为西京,又以大定府(今内蒙宁城西南)为中京,形成了各有分工,功能齐全的“五京制”模式。
杨秀清重新整顿拜上帝教后,把冯云山救出来了,同时迎回了洪秀全。但等洪秀全和冯云山回来后一看,变天了。以前洪秀全是当家的,是精神领袖,于是在他们发现又出现了两个新的领袖,一个是上帝化身,一个是耶稣化身。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两人的地位,于是从此以后太平天国的领导层里出现二元体制:一个是老的,从广东花县来的洪秀全、冯云山等人;一个就是当地的。最后他们一横心,反了算了。因为一直处于打来打去的战斗状态会让人活得很累,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之后,很难将组织起来的群体遣散。
网络配图
但是我们要知道,洪秀全当年创教,是希望出人头地,而不是想要造反。他从花县来到桂平山区,不是要来造反,只是希望干点事业。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古老的失意的知识分子,希望利用歪门邪道出人头地的过程。这还是跟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暴得大名的气功师的经历是一样的。当时国内那些大红大紫的气功师,大多都是因为在体制内不得志,或是无法通过正规途径进入体制的失意者,然后通过创教而迅速家喻户晓,成了所谓大师。本来不招人待见的人,在当年却受到高官和演艺界明星的狂热追捧。